奶牛养殖中关于氮排放的减排措施

近几年来,我国奶牛养殖业迅猛发展,养殖规模和集约化程度都逐步提高。与此同时,奶牛养殖业发展所产生的废气、粪污也给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其中氮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已经被公认为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蛋白饲料资源相对匮乏,但在实际生产中,为提升奶牛生产潜能而大量应用高蛋白饲料与反刍动物对氮素资源偏低的利用率形成了强烈对比,造成了含氮饲料的严重浪费生产成本升高,还使大量含氮物质不能被机体利用而排出体外,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https://p4.itc.cn/images01/20231011/f9c927b9cd8748dda450a30351640ff0.jpeg
那么在奶牛场中有哪些减排措施呢?
1、保持能氮平衡可以减少氮排放。根据能氮平衡原理科学合理地配制日粮可有效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和对氮素的利用。当日粮中瘤胃能氮值为负值时,可通过提高日粮中瘤胃非降解蛋白比例或可发酵有机物的含量达到能氮均衡,减少氮素在瘤胃内的损失。
2、使用优质的蛋白饲料可以减少氮排放,优质的粗饲料拥有较好的适口性、较高的可消化性、较优的蛋白质品质,在实际生产中对提高奶牛氮素的利用有一定的作用。而低质粗饲料的应用会使奶牛潜在的生产性能受到抑制,瘤胃代谢不平衡,从而使其对日粮的利用率降低。
3、过高的日粮蛋白水平可以提高乳和乳品质,但是氮素的利用率较低,提高了饲料成本和增加了粪氮、尿氮的排放量。过低的日粮蛋白质水平虽然可以提高乳氮利用率和减少粪氮、尿氮的排出量,但是可能会对生产性能有不利影响。适宜的蛋白水平可以减少氮排放。
4、日粮中添加丝兰提取物,可以合理控制瘤胃原虫数量,有助于提高有益细菌繁殖率,促进瘤胃发酵,增加微生物蛋白合成量。而且丝兰可以帮助调节瘤胃内氨的释放和产量,提高了蛋白饲料的利用效率,减少氨氮排放,有助于奶牛场实现节能减排的措施。下面就这些功能做以研究:
https://p5.itc.cn/images01/20231011/e041f879c54d4482a19d62b1ba8ea02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