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荐书——诺拉·艾芙隆《我的脖子让我很不爽》

标签:
成长读书文化女人 |
分类: 老杨荐书 |
http://s10/mw690/005PYZR7gy6YY2av25Pd9&690
周末荐书——诺拉·艾芙隆《我的脖子让我很不爽》
文/杨熹文
做翻译的朋友给我发来一张照片,办公桌上巨大的电脑,下面被垫上一个盒子,她正在想尽办法让视线和电脑屏幕可以保持在同一水平线,因为“脖子已经发展到无时无刻不在疼的状态了”。她问我这个长久写字的人有没有什么保护脖子的心得,那一秒我正在kindle上搜索特价书,出现在眼前的这本书叫《我的脖子让我很不爽》。
阅读是种缘分,说得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这本书的作者是诺拉·艾芙隆,也许你会对她的姓名感到陌生,可是请屏住呼吸,克制住惊讶,我想告诉你她的另一个身份。诺拉·艾芙隆,是《西雅图不眠夜》《当哈利遇到莎莉》《电子情书》《朱莉和朱莉娅》等的编剧和导演,曾三次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著剧本奖提名,被誉为好莱坞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
这四个电影在我心中都是不可撼动的经典存在,尤其是诺拉作为编剧的《当哈利遇到莎莉》,它拍摄于1989年,在整整二十年后出现在我的生命里,颠覆了我对爱情的很多看法。其中莎莉(由梅格·瑞恩扮演,她真的太美了)和哈利因为是否能辨认出女人是在假装性高潮的问题而起了争执。莎莉声称男人分辨不出来,在餐厅里假装高潮大声呻吟,毫无顾忌,这场景也顺便颠覆了我对电影的看法。这部电影曾经被我称为“最喜欢的电影”,后来变为“最喜欢的电影之一”,但依旧是神一般的存在。
所以我迅速忘记了朋友的脖子,开始看看诺拉的脖子,有什么让她不爽的。
我发现诺拉不只是对脖子不爽,对手袋,对烹饪,对保养,对健身,对不幸的婚姻,对青春期的孩子,对没买东75街上的那幢公寓,都挺不爽的。可是她的幽默能把所有不幸都化解,就像她在开篇时自嘲她的脖子,“我比较悲剧,还没到43岁,脖子就走样了。我做过一次手术,在锁骨正上方留下了一道可怕的疤痕,实在惨不忍睹。经过这次惨痛的经历,我终于明白,并非所有的知名外科医师都天资出众,能把人缝得天衣无缝。”
诺拉背26美元上面有纽约市捷运卡图样的环保手袋,还振振有词地说,“更重要的是,它从来就没流行过,所以永远也不会过时。”她说起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会照搬食谱为自己做一顿丰盛的晚餐,然后沾沾自喜地觉得“好吧,我没有约会,但至少我不像别的寂寞女人那样可怜兮兮地只捧着一小盒酸奶”,后又恍然大悟“也许把自己煮的四人份晚餐吃得精光同样可怜,但我那时从没这样想过。”她讲到闺中密友送给自己的一小罐海蓝之谜,心痛地说“这种面霜一小茶匙估计得要100美元。我现在仍然留着,因为太贵了,一直没敢用。”她说起青春期的孩子,“青春期的孩子郁郁寡欢。青春期的孩子很愤怒。青春期的孩子很刻薄。”她甚至还调侃起自己失败的婚姻,“绝不要嫁给一个你舍不得与之离婚的男人”……她告诉所有在看这本书的年轻人,“唉,我真后悔26岁的时候没有一整年都穿比基尼。如果有年轻人读到这篇文章,请马上穿上比基尼,动作要快,不到34岁就千万别脱下!”
这本书并不厚,只需要一个钟头左右的阅读时间,非常适合一个正在为生活中的什么事想不开的年轻人。看过诺拉的这本书,觉得即使是那些看起来特别开心的人,大多也都承受着和别人等量的痛苦和压力,他们之所以要看起来开心一点,是因为他们聪明得已经认知到,自己的态度就是对待这些事情的唯一武器,就像对待同样的半杯水的时候,有些人悲观地想“哎,只剩下半杯水了”,也有人乐观地看到,“还有半杯水耶!”诺拉诙谐的文字,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这些调侃背后的生活哲学,作为一个女人,老了,胖了,离婚了,空巢了等等的这些都不可怕,我们还有那么多值得享受的东西,美甲,吃饭,阅读……诺拉俏皮地说,“毕竟,我犯过的大多数错误最后要么使我变得坚强,要么变成了有趣的故事,有的甚至还让我赚了一点小钱。”
诺拉写这本书的时候已经过完了“四个60岁生日”了,作为一个大龄女人,依旧思维清晰,对生活有所爱有所恨有所改变有所期待,这可能就是我们所憧憬的“老少女”状态吧,有才有钱有经历有生活。我毫不怀疑,一个女人的经历和思考,会在她的人生里生出一个个有趣的层面,去抵御所有的痛苦和压力,还有那恼人的地心引力。
整本书看完了,意犹未尽,期待诺拉什么时候还能写出下一本,可是在搜索她的资料时,却发现诺拉在2012年因白血病去世,享年71岁(或者以她的说法,“过完十二个60岁生日”)。这位一辈子都在文艺着的才女,她和她的幽默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可能不会有什么实际的用处,但我还是决定把这本书,推荐给我脖子不爽的朋友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