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6日专题研讨活动

标签:
教育育儿 |
分类: 研讨活动 |
课题组活动记录
时间 |
2023年9月26日 |
活动地点 |
多媒体室 |
活动内容 |
商讨本学期课题计划;集中研讨 |
活动承担者 |
吴超珺、居洪梅 |
活动过程记录 |
|||
一、课题主持人宣读本学期课题组计划。 课题主持人宣读本学期初步制定的课题计划,结合本园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开展现状和已有经验,确定学期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商讨本学期课题组具体工作和每月活动内容。 主持人:本学期课题组每月继续开展活动,以“小小值日生”这一角色为缩影,渗透在各年龄段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真正引导幼儿获得劳动品质,让劳动的教育价值最大化。老师们继续认真学习,加强专业理论,积极撰写心得和案例,理论结合实践,增强劳动教育的有效评价和成果梳理。 二、子课题组长谈一谈本学期研究计划和重点方向。
朱彩燕老师:良好的劳动教育有利于孩子社会性的发展,而值日生活动作为孩子全面劳动教育的一种有益形式,对于孩子们从小养成劳动习惯,增强归属感和责任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升入大班后,与幼儿一起完善、丰富值日生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张凯芸老师:幼儿进入中班后,各方面不断成熟,服务意识有所加强,在园时会主动帮助老师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开始,我们请几个能干的孩子为大家服务,比如发勺子、挂毛巾等,但是没过几天,其他的孩子们就有意见了,为什么每天都是他们在做事情?其实有很多小朋友都想要试一试。小朋友们对于为他人服务这件事情上的积极性非常高。结合主题活动我们与孩子们一起讨论什么是值日生、值日生可以做什么,形成班级的小小值日生,逐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渗透和引导。 华蕾老师:升入大班后,孩子们对“值日生”工作兴趣更浓了,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困惑与问题。怎样的“值日生”任务是现在的孩子们想要的呢?为了进一步了解孩子们的问题和行为背后的真实想法,我们通过值日生讨论会和调查问卷来了解孩子们值日生工作的已有经验,梳理他们的想法,站在儿童立场尝试解读孩子内心的诉求。 居洪梅老师:社会领域提到经常给幼儿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培养责任感,借助值日生工作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让幼儿从被动变为主动,做到真正的自主为班级服务。 马婷老师:前期我们引导小班幼儿发展自理能力,随着幼儿自我意识和社会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常能听到他们自信的声音:“我会做…”“让我来…”“我帮你…”他们总是积极主动的想要当小帮手。为了满足大多数孩子的这种愿望,增强孩子为集体服务的意识,更为了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一些收拾整理的技巧,于是我们在生活中寻找教育契机,为孩子们提供锻炼的机会。 赵燕老师:“生活即教育”,同时也要学会始终做好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让孩子们在值日生工作的体验中感知、发现、成长。让幼儿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带来服务和便利,也为今后自己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