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长观念的转变。
推荐、宣传劳动的意义及重要性,通过分享一些专家学者的建议和指南目标,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劳动教育理念,掌握正确的对孩子开展劳动教育的方法。建议家长每天记录孩子在家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情况,鼓励幼儿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正确认识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不是为了减轻成人的劳动,而是为了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同时激发其自觉的劳动意识。
2.树立并强化必要的劳动安全意识。
引导家庭成员明确居家劳动的类型分工,特别是引导家庭成员应明确对于孩子应做、基于安全的、能做的劳动类型。共同明确幼儿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穿衣、自己洗漱、自己叠被子、自己收拾东西等。引导幼儿掌握必要劳动安全知识和建立自我保护机制。同时,家庭成员明确各自的任务,还应提倡协作。
3.遵循游戏精神,提倡趣味劳动。
将游戏的形式融入到劳动活动之中开展中。提倡前期的体验式劳动。鼓励幼儿自己的事自己干,家长的事帮着干。建议幼儿以表真的形式记录在家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情况,体验成功感和劳动的乐趣。鼓励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小小当家人”的比赛,在竞争游戏中,体验劳动的辛苦的同时也获得了快乐。另外,还可以增设“我是穿戴小能手”“我是整理小行家”等内容。通过家务体验劳动,学习基本生活劳动技能,培养秩序感和规则意识。
4.榜样力量激发。
推荐分享相关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典型事迹或案例,感受劳动的伟大,引导幼儿向劳动者积极学习。
5.不同领域推动劳动兴趣。
分享与劳动相关的艺术活动,激发劳动的兴趣,感受劳动的快乐;分享相关劳动绘本故事,通过自主阅读和讲述劳动故事,让他们知道劳动的光荣,提高对劳动的正确认知。
6.一日活动、节日活动助推劳动新形式。
深入挖掘一日活动中适合幼儿的劳动契机。如,进餐环节中的“烹饪大师”自助餐活动,可以亲子一起寻找、清洗食材,制作美食;起床环节中的“整理床铺小能手”活动,可以比赛整理各自的房间、床铺并互相检查等。在植树节期间,可以亲子共同完成挖坑、松土、种树和浇水的植树任务。家长的参与提高了幼儿劳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让其成为孩子心目中热爱劳动的榜样。
7.通过环保教育,带动劳动教育。
引导幼儿了解、体验、欣赏、热爱大自然,关注家庭、社区、国家甚至是全球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集体、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