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教师资格考试写作评分标准
一类文(50-41) 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
二类文(40-31)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
三类文(30-21)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潦草。
四类文(20-10) 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没什么内容、感情虚假、结构混乱、语病多、字迹难辨。
五类文(10-0) 没有写完作文、立意严重偏题、字迹难以辨认、写背好的范文。
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长成大树。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果实。同样的,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享有完美的人生,不是每一颗心灵都能获得宁静,也不是每一份情感都能走向永恒。缺憾,是一种常态。是理应坦然面对的存在。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参考范文】
缺憾也是一种美
【点评】
材料是一段关于缺憾的美文,由物及人,讲述人不可能十全十美,缺憾也是一种常态,是一种别样的美丽这一道理。
范文标题采用点题式,“缺憾也是一种美”,简单直接,论点分明。行文结构采用议论文的常规结构,层层递进将“缺憾也是一种美”分条理进行论述,层次清晰。开头引入大家熟知的自然宇宙万物,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达到了“凤头”的效果。三个分论点从“为什么”的角度出发,运用大量的名人事例和道理论证,从“缺憾是幸福的增味剂”“缺憾让人更加努力”“缺憾是另一种优势”三个方面将缺憾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结尾运用对比和排比。回扣论点,并不忘联系教师教学,结构完整,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写作题(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首这样的诗特别让人流连: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播撒着希望……
请以“师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作文。
【参考例文】
师爱无限
写作题(50分)
以“教育从心开始”为题,写篇议论文,800字以上。
写作题(写作思路)
教育从心开始
“教育从心开始”早就被人们提出来了,但一般的人都会认为这是指对学生的关爱,而我认为它更深、更广的含义应该指教育的机智。被人们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职业,那么,它不是一门艺术吗?因为艺术需要体现美和创造性,而教育正好体现了这个特点,一个搞艺术的人,难道不需要用心吗?
教育从心开始,就是要给学生师爱。教育如果没有爱无疑于茫茫沙漠没有水源。但这“爱”,是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方式恰当的爱能让学生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与幸福,这种爱如同涓涓的细流能让学生干涸的心田得到滋养;反之会让学生感受到火上浇油的烦躁与愤恨。要做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爱”。
教育从心开始,就是要在教学中讲究技巧。中学时期,我的音乐老师李老师成功教学案例就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我班新选的那个音乐委员因为胆量小放不开,高音部分总是上不去,李老师就对她说:“你的声音很好听,这首歌更好听,我想跟着你学,请把我也当你的同学,放开了唱,一定能唱好的。”在老师的鼓励下,她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那以后,自信点燃了她学习的激情,笑容随时在她脸上绽放。就是这句微不足道的鼓励却让这个学生得到了学习的快乐。所以我想起人们常说的:老师的一句话可以成就学生辉煌的人生,也可以摧毁学生理想的城堡。
教育从心开始,就是要注意处理偶发事件的策略。遭遇偶发事件一定要冷静,要处理得灵活。有的年轻教师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看课外书,硬逼学生交出看的书籍,可有的学生就是不愿交,于是和学生抢、厮打,最终不了了之。用一个眼神、一句话去提示他,让他自己把书收到课桌下,下课后再找他谈。难道这不是良策吗?课堂上还有更多的偶发事件,比如教室突然飞进不速之客,并且已经虏获了学生的心,不妨就此开一个“如何保护动物”的主题班会;再比如罕见的白雪让学生目不转睛的时候,何不让他们一次看个够?
当今这个社会只要你能取得教师资格证,能被学校聘用,你就可以成为一名教师,就这一点来说当老师很容易,但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真的很难,学生是活生生的发展的个体,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是我们无法预料的,所以,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改进、完善我们的教育方法。既然选择了做人梯,那么我们就应该捧着一颗爱心,带着一双慧眼,用机智去经营教育。
写作题(50分)
请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题,写一篇论述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
【参考范文】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同样半杯水,乐观的人会说:“我还有半杯水”,悲观的人会说:“我只剩半杯水了”。正如塞尔玛女士一样,同样一片地方,却产生了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教师看待学生,也应如此,要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关心、热爱全体学生。
斯宾塞曾说过:“仔细观察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因素。”通过观察了解学生也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塞尔玛之所以能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了一本《快乐的城堡》,正是因为她的仔细观察和主动乐观地探究周围一切的精神。作为教师也要善于观察,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鲁迅曾说过:“教育植根于爱。”关爱学生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塞尔玛女士开始研究千姿百态的仙人掌,欣赏曼妙的落日和海市蜃楼,正是她开始热爱这片天地的过程。关爱学生,要爱全体学生,在整个班集体中,教师不仅要爱成绩好的学生,更要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爱。关爱学生,要使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充分发扬民主教育,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除此之外,教学还应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每个学生身上都既有积极的因素,又有消极的因素,正如塞尔玛母亲的回信上:“一个看到的是地上的泥土,一个看到的却是天上的星星。”作为教师,要充分放大学生身上的优点,并运用赏识教育,帮助、引导其通过利用积极因素去克服自身的消极因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完全的性格特征。
总之,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希望老师重视他。他们都很在乎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每个学生身上都汇集着不同色彩的光芒,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不管他学习好与不好,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能力和潜力,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教师要热爱学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用心去面对每一位学生,把自己最真诚的爱奉献给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爱,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好学生。
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
请多给学生一点赞美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
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巴金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
根据以上材料,联系幼儿园的教学实际,以“培养孩子好的习惯”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参考范文】
播种好习惯收获好人生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命运。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从而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好的习惯。
老师要不断鼓励孩子,让孩子在练习中慢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幼儿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难长期集中,必须采取不断鼓励的办法,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比如教育孩子要有集体意识。在如厕、走路、放学、洗手、做操等活动的是时候,要鼓励孩子排队.对表现好的予以现场表扬或者奖励小红花等。孩子们得到鼓励之后,都愿意效仿表现好的同学,这样慢慢地就养成了孩子凡事排队的好习惯。
老师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孩子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老师,对老师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老师的言行。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老师就是这样说的或者做的……”这就对老师的言行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我们要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要勇于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
家园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年轻的家长对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切的家长,只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却不注意孩子早期行为习惯的培养。因此教师通过校讯通、电话等多种方式多与家长沟通,要求家庭和幼儿园要把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放在首位,把幼儿园对幼儿的行为规范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在家庭中也有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共同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说得简单一点,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成人严格要求,反复抓,抓反复,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他们将来生活得更好奠定基础。
【点评】
开头引用心理学家的话,来说明习惯决定命运,幼儿这个阶段养成好的习惯会受用一生,所以作为一名幼儿老师,必须注重孩子习惯的养成。这样顺理成章地将重点转到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上。通过老师鼓励孩子,让孩子在不断的练习中养成好习惯;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家长配合,共同促进孩子习惯的养成这三个分论点展开论述。在具体写作分论点的时候,能够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同时联系这个阶段儿童的特点展开论述,使文章的说服力更强。文章结尾引用叶圣陶的话,再一次申明好的习惯的重要性,回扣论点,使文章首尾呼应,相得益彰,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生有如三道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若微风。”对即将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你来讲,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1000字。
【参考范文】
育人如沏茶
著名作家三毛说:“人生有如三道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若微风。”人生如同沏茶。
水温够了茶自香,水温不够难入味。同样,作为教师,我们要提升人生的水温,沏清香四溢的育人之茶。坚定的信念是动力。“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生之旅,举步维艰。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在所难免。挫折和苦难对于强者来说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来说则是万丈深渊。教师岗位,需要迎着晨雾出门,披着星月回家,其中的刻苦与辛酸一言难尽。倘若没有坚定的信念,堆积如山的作业和学生的调皮可能就会把你打垮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故而,对于即将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每一位新人来说,都要时刻相信:挫折和苦难都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执着地坚持。将教育的水加热到足够高度,就一定可以孕育出醉人的茶香。
不懈的努力是捷径。只有坚定的理想还不够,要想真正泡出好茶,还得有不懈的努力。成功没有捷径可循,假如将捷径理解为达到成功最短的距离,那么,捷径一定是勤奋,即脚踏实地的奋斗和扎扎实实的努力。美国前国务卿赖斯,之所以从一个备受歧视的黑人妇女成为享誉全球的外交家,正是因为她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辛劳。海伦·凯勒能够从一个聋哑儿童成长成为一个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为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赢得世界人民的赞扬,这些都源于她的不懈努力。每一个想比别人优秀的人,都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如愿以偿。只有经过困苦的煎熬,岁月的浸泡,育人的那杯茶才能够清香四溢。
过硬的实力是保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能够将蓝天白云清晰映衬出来的清泉,必有生生不息的活水源头,否则,就会像一潭死水终会走向腐化。“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要做一条容纳百川、奔腾不息的河,就得让自己的能量之水与流动的知识长河相连,以保持其活力和动力。正如要想沏一杯清香四溢的茶,就得让自己的泡茶之水吸收热量,达到足够的温度。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只有不断地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才能适应工作要求,把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夯实自己的基本功。练就非同一般的本领,才可让育人之茶香而持久。
水温够了茶自香,功夫到了自然成。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实现质变。人生如茶,以坚定的信念为基石,以不懈的努力为保障,练就过硬的实力,方能孕育持久的育人茶香。
【点评】
这是一道自主命题作文,以著名作家三毛的一句话作为素材,以即将走上教师工作岗位为写作背景.因此考生作答时一定要细品三毛的话,结合“人生如茶”这个话题,去构思如何泡好茶。范文采用议论文的常规结构。全篇将教师事业比喻成泡茶。开篇点题,三个分论点分别从“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过硬的实力”三个方面来比喻泡茶的三个重要条件,层层递进地阐述了如何泡好茶,也是对于即将走上教师之路的年轻人的引导与劝诫。结尾回扣论点,以一句“方能孕育持久的育人茶.香”,将人生如茶与教师职业再次紧密结合,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作文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
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木村久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请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1 000字。
【参考范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点评】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要求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材料当中引用了爱因斯坦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及木村久一的“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可见。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作为优秀教师所必备的能力之一。这篇范文是一篇论说文。以排比开头,引出“在教学中需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之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学习,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第二、三、四段分别从“首先,教师要有学识魅力,要有一颗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其次,刨设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再次,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寻找契机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论述,说明了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出具体办法和作用,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最后一段采用总结式结尾,对前面的总论点和分论点进行总结,并再一次运用排比,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最后一句升华,逻辑清晰,有一定的文采。
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3美元。在当时,13美元是笔不小的数目,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拿出13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你要还我。”从此,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3美元这一“天文数字”,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日后的美国总统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
请根据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从教师职业的角度出发,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参考范文】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点评】
材料以里根儿时打破玻璃的故事为我们诠释了什么叫责任。题干要求从教师职业的角度出发,写一篇文章。从教师职业角度出发,即要求作答者将自己当作一名教师,从教育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形成观点,再进行作答。范文从教师职业的角度谈了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文章开头引用教育学家的话增加了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理论依据,足见考生扎实的教育学理论基础。第二、三、四段从三个角度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分条论述。其中第一条言辞有点简短.但论点明确;第二条和第三条作者运用理论论据与事实论据很好地将论点表述明确,同时做到了文辞不落于平庸,使文辞和事实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结尾采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进行总结。收束整篇文章。可以体现作者确实是经过了严密的思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