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晴雯和林黛玉是一处的,胭脂斋批注《石头记》中,就有一句“晴为黛影”的神笔。
人山人海的大观园里,众生百态。那些有权利的小姐、公子数不尽,丫鬟、小厮们就更多了。尽管他们的容貌和学识都各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处世的态度却可以归到几个大类中,比如:晴雯和林黛玉是一类的,她们表现的更加率真、耿直、深情;袭人和薛宝钗是另一类的,她们则更加世俗、老道、圆滑。
http://p3.pstatp.com/large/28890003463826e5dad5
我个人是喜欢率真一类的,整个《红楼梦》从贾府的到家族的覆灭,晴雯死的最让我敬佩。王熙凤、李纨、王夫人、邢夫人、贾珍、贾蓉这些人都是被赐死的,他们的命不由着自己,就连死也掌控在别人的手中,纵然他们曾经在贾府有权力和尊严。但是晴雯不一样,表面上晴雯是被王夫人赶出来后得了病,不治身亡,本质上她的死是一种深情的选择,她完全可以去忽视王夫人对自己的污蔑,说自己勾引了宝玉,那就勾引了吧!但是她看不淡这种设计人格、尊严的事情,于是冤枉这个事压在晴雯的心头,她终于熬不住了,去了!
再说林妹妹的死——流干了眼泪!这是一个多么深情的夸张啊!我们都知道,眼泪是流不干的,能够感干掉的只有心。流泪的时候,我们的心里是什么感觉?林妹妹每一次流泪其实是心的一阵剧痛。当那一日,听说贾宝玉娶了薛宝钗,她流的泪格外多,就意味着心也格外疼痛。
像晴雯和黛玉一样的姑娘,还有大观园里的林红玉。手帕儿丢弃到后廊上,任由心上人去捡,贾芸也是一个美男子,他穷固然穷,但是有情调,会生活。
http://p1.pstatp.com/large/26ec0004f8d39d978150
梦总是要醒来的,我们真实过着的生活里,最需要的还是袭人和宝钗这样的人。他们的老练和谋划,使得生活更加平顺和自在,至少不会为物质的缺乏和不满足而感到烦心。
刘姥姥一进大观园的那个白昼,花袭人是可以拒绝贾宝玉无耻的要求的。平日里贾宝玉对身边的丫鬟都很好,当时提出要尝试云雨时,贾宝玉的态度是请求,并非强迫。因此,若要理论起来,那次云雨时袭人和贾宝玉的可算作是通奸了。回到主题,袭人宁可牺牲自己最宝贵的贞操,为的就是换取可能会有的一个姨太太的地位。可谓,老练耶!
关于薛宝钗事实上也是一个选择,她并不是不知道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她更加清楚,宝玉对黛玉来说意味着什么。可怜当时傻乎乎的紫鹃去求他,希望薛宝钗能够在老太太和王夫人面前撮合宝黛的爱情。这个线索是作者创作的最成功的,一方面更加立体化了薛宝钗的形象,另一方面使得悲剧的效果更加深刻。
http://p1.pstatp.com/large/288900034637906a0394
可能每一个选择,都不是我们心里的。因为生活和诗本来就是两个事,你呢?你喜欢晴雯和黛玉,还是袭人和宝钗?是因为生活所迫,还是心灵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