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合一”艺术宝库:四川苍溪寻乐书岩

(2014-12-02 18:31:09)
标签:

旅游

寻乐书岩

义学

石刻

苍溪

分类: 心灵驿站

寻乐书岩是一个以洞之厅堂为主体的洞群,位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嘉陵江以西东青镇东兴村,距苍溪县城16公里。因主人名为贾儒珍,又名“贾家洞”。

纵观神州大地,若论石刻艺术,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三大宝库”。若论书法艺术,西安碑林龙门石窟泰山石刻“舍我其谁“?但若论集石刻、书法、出版艺术于一炉者,当属四川苍溪寻乐书岩也,其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非同寻常。

http://s9/mw690/005PND9vgy6O4q7ClDOf8&690                                         寻乐书岩近景

http://s14/mw690/005PND9vgy6O4q8rGQlbd&690                                  掩映在山林中的寻乐书岩

        
石刻:整石穿凿石室7间,面积355平方米,浑然一体,夏日如秋,冬日如春,别有情趣

走过一段狭窄的山路,再踏上十余步石阶,步入洞门,就到了寻乐书岩的院外,又在书岩下数十步,建有亭台房廊,环以石砌围墙,墙内广植花木,相映成趣。寻乐书岩洞群便在眼前,整个洞群分上、中、下三层,为天然岩壳砌成。顺着石级走进位置最低的山洞,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方方正正的类似于大厅的建筑,与通常砖木或土木结构民居不同,这座大厅完全由人工将岩石掏空,一寸一寸穿凿而成。厅内一角有石泉,名“甘露泉”,泉水自石隙中流出,清冽甘美,四时不涸不溢。

http://s4/mw690/005PND9vgy6O4qNJrCH33&690                                                      甘露泉

洞群计有七洞,洞中有洞,洞洞相环。时而迂回交错,若明若暗;时而由底旋上,天窗洞开,幻入迷宫,别有情趣。洞内有石雕孔子、关圣大帝、文昌帝、观音、八仙、土地、财神、药王、蚕丝公、蚕丝婆、送子娘娘等塑像。洞中塑像,皆神态庄严慈祥,衣饰着彩,线条自然大方,比例适度,著称石刻佳品。

http://s10/mw690/005PND9vgy6O4r4rq9ba9&690                            寻乐书岩内景

http://s13/mw690/005PND9vgy6O4qT8HyQ0c&690

http://s16/mw690/005PND9vgy6O4qUlOF14f&690

                                                               石刻作品

探究洞之由来,盖因乡人躲避战乱。在寻乐书岩高大方正的石壁上,真实而清晰地记载了这座洞穴的来历:清嘉庆五年(1800年),“(白莲教入苍溪河东)乡人虑其乱世无避处,逢一老叟谓众曰:‘此外有危崖峭壁,涓涓山泉,若凿石室,可为一方之保障。乡人从之。’”石壁上的文字不仅记载了修凿山洞的缘起及组织者寇继顺的大名,还记录了所有工匠、出资者的名字和出资金额,以及工程造价等极为详尽的数据。这数尺见方的石壁留下的资料,堪称清朝中期四川物价的一份活见证。

贾儒珍,字聘侯,号山亭,别号知足子,又名贾道圆。其自幼天资聪慧,好学上进,20岁时游学成都,遍访名师。他博通经史,曾建戏班,做过生意,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造福桑梓。母逝后,贾儒珍归返故里,他常说:“花无百日红,人无三辈富,与其守财死后埋入地下,不如生时施惠乡邻” 。为兴办义学,道光二十年(1840年),贾儒珍将原乡人在当地所凿躲避兵乱的两间石室,进行增修,请工匠100多名,足足凿壁15年,新凿石室5间,面积达355平米,习称贾家洞。贾氏《凿洞志》中云:夏日如秋,冬日如春,如携客兴游,必乐而忘归。

贾儒珍常住洞内,将此作为书岩,以文会友,以乐其志,故名寻乐书岩。他常集友人于此谈诗文,论书法,并择佳作信笔雕刻于石壁之上。

 

书法:天然书法展厅镌刻作品150多幅,洋洋洒洒2万余字,题材广泛,涵义深刻,字体繁多,各具特色

 

探访寻乐书岩的游人,一旦置身山洞,便恍如进入了一个书法展厅:山洞底层和上下廊墙的石壁上,几乎所有可以题刻的地方,均镌刻着大大小小的书法作品。以单字论,大者直径两尺有奇,小者也有核桃大小。据统计,室内四壁现存清代楷、行、篆、隶各体书法作品152幅,刻字面积约160平方米,计有一万九千六百余字。

 

http://s14/mw690/005PND9vgy6O4rsUOWF9d&690
http://s6/mw690/005PND9vgy6O4rtPa0R35&690                                                       书法作品

原来,贾儒珍性喜交游,尤其爱和文人墨客来往,这些书法作品,有的是书家光临寻乐书岩时贾儒珍请其书写,还有一些则是贾儒珍亲自前往拜访,求人书写后拓刻于洞壁。这些书法作品,从题材看,或赞山颂水,或抒怀言志,或颂德修业;从内容看,包括诗词、匾额、对联、题记;从书风看,有的雄秀苍劲,酣畅淋漓;有的点划飞动,笔势连绵回绕;从作者看,在《四川省志》、《保宁府志》中有记载的知名书法家就有21人。其中最引人注目者,当数内阁中书李嘉秀的“回岸洞天”,阆中县令许檗的“洞天福地”,以及清代著名书家龚有晖、郭尚先、孔继钰、林春元的作品。除书法作品外,洞内上层石室中还有观音菩萨和张果老、曹国舅、钟离汉、韩湘子、吕洞宾、李铁拐、蓝采和、何仙姑等八仙圆雕石刻造像,以及以佛经故事为内容的浮雕五处,壁画九幅。
   
整个岩洞被石刻书法填充得饱满而宏大,构成了一幅书法文化画卷,成为国内罕见的书法石刻宝库。

 

出版:因兴学而办“竹桥斋”,礼聘学人主事,镌存书版满室,行销于市,远近推为善本

 

古代的书院,尤其是其中的出类拔萃者,除了办学外,一般还兼有出版功能。寻乐书岩亦然。

清咸丰四年(1854年),贾儒珍在贾家洞创办义学,定名养正义家,自释其意为蒙以养正。当时,学生达数百人之众,朗朗书声响彻洞内外。接着,他又在贾家洞不远的三元岩、东岳场、回龙庵、冦氏祠、柏林观、庄左梁,相继建立义学7所,方便儿童免费就近入学。他的办学理念是:务求子孙贤达,各尽孝悌之道,敦伦重礼。贾儒珍办学,极重师道,聘师不分亲疏,任人唯贤。他对所办义学亲自总领其事,各校分邀同仁负责,颇有特色。贾儒珍所办义学的校产和经费,绝大部分出自私蓄。他一生共捐置学田百余亩、白银数百两,以保证义学长盛不衰。为杜绝所捐田、粮、银被蛀蚀或截留,他多次向县署申请立案,并刻石立碑于东岳场。

 

http://s9/mw690/005PND9vgy6O4rEt7cI68&690

                             寻乐书岩内院

当时,市面所刻学生读本谬误甚多,贻误子弟。贾儒珍便在贾家洞口办竹桥斋。他厚聘有学识者十多人考订、校正、刊刻、翻印四书五经、《小学集注》及古名人诗文,除了供寻乐书岩师生自用外,由于质量精良,远近推为善本,行销川内各地。为了保存竹桥斋出版的书籍,贾儒珍又充分利用原本狭窄的山腰地带,修筑了一道石砌的围墙,依山就势,建了一座长亭,取名“台房廊”,充作书库。后来,其所镌存书版满室,远近皆推其为善本。

贾儒珍是一位把毕生精力、血汗和生命献给地方历史文化的人,后人对他十分景仰。人们在他墓前刻立的布政司都事正五品贾公儒珍字聘侯号山亭寿藏石碑,至今尚存。虽经历动乱年代,但贾儒珍办学、兴文的“贾家洞”中的书法石刻、浮雕壁画至今仍保存完好。1983年,寻乐书岩被苍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贾儒珍,把他的业绩和精神永远刻在了贾家洞,也永远刻在了家乡人民的心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