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7-11-25 15:19:29)
又是学年期末日,学校上下人倍忙。眼下各校师生根据上级监测方案通知要求,都在积极做好考前准备,有的制定预案,有的精选试题,有的专题研讨复习课上法,呈现出浓厚的教学氛围。由于监测成绩与学校内涵发展评估、教师绩效考核、评优评先、晋级职评密切相关,领导、教师高度重视理所当然。但作为学校管理者,不仅只是关注期末监测,还应该将目光放的更远一点,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因此,落实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的评价应从甄别式的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评价要反映学生学习的成绩和进步,激励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与不足,认识自我,树立信心,真正体验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
教育评价是改进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评价多元化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发掘学生各方面的潜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以人为本”、“和谐育人”的理念。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评价需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1、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重过程。在以往的评价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角色,教师评价只重结果,不关注过程,评价机制单一,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学生很多兴趣、特长、潜能没有被挖掘出来,新形势下的“千里马”被埋没。发展性评价的关键是要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只要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批优秀的学生。教育要可持续发展,要让评价为教育服务,让教育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众多的优秀人才。
2、课堂评价
现在的课堂应该是开放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课堂评价就是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状态,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去观察了解学生并随机作出适当的评价。通过评价,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尝试、去实践。比如,我们不少教师对课堂评价表的设置、使用比较好,通过随机评价,教师以肯定、激励、赞赏的语言,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体验成功,树立信心。真正践行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改新理念。
3、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袋就是一种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成长记录袋主要是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内容包括学生的作品、获奖证书、反思以及其他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的过程。有的学校虽然建立了成长记录袋,但内容简单,空洞。学年结束,学业期满,袋中材料极少。因此,我们倡导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档案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学习中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并且安排专人做好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在“应试”教育中,教育评价活动的主体主要是学校管理人员,学生处于被动评价,他们对于评价结果大多处于不得不接受的被动状态。但事实证明,任何评价如果没有被评价者的积极参与,很难达到预期目的。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不再让学生处于过去单纯的被动状态,而是处于一种主动的积极参与状态,充分体现了他们在教育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有利于教师、学生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进行反思,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进步。
1、自我评价: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根据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但要求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评价,这种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自信心。
2、生生评价:以班为单位,建立学习评价小组,让学生定期对小组同学学习的情况,在校表现进行互评,每个学生都由其他学生对其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作出评价,从而保证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而有效地进行。
3、家长评价,让家长参与评价是由校内活动向课外延伸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这种评价方式能增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也便于教师与家长携起手来共同教育学生。只是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祖父母文化层次不高,我们应尽可能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多与家长联系沟通。
4、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这种评价要求及时、贴切、激励、激发,要充满对学生的关爱。恰当的评价会使你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该将学生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帮助他们认识不足并加以改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评价内容的多面化
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对学生要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内容是开放性的,要使评价内容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评价主体从教师向学生、向家长、向社会延伸。“品德修行得好、知识掌握得好、身心发展得好、审美陶冶得好、创新实践得好”的“五好”目标为我们确定了目标,提供评价依据。因此,许多学校都改变了过去的评价方式,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量化等级制,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状况,这与新时期培养发展性,创新性人才目标是一致的。评价不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且更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尊重个性,鼓励创造,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评价中始终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考试的功能应当充分发挥其促进和激励作用。我们
课改谋新路,评价促发展。新时期新形势下要注重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样化,使评价成为展示学生多方面才能的舞台。改变过去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育社会需要的人才。
当然,教育评价多元化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