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冬天也喝热酒

标签:
情感图片文化娱乐 |
分类: 我的日志 |
我们冬天也喝热酒
那天在公众号上看“说话的鱼”的一篇文章,——《喝一口热酒》。说她们江南一带冬天常喝的酒是“花雕”。冬天到饭店里常说的话是,“黄酒要温的,加点姜丝。”且引出《红楼梦》里薛姨妈和薛宝钗劝贾宝玉,“黄酒要热了喝,不然对身体不好”,却也惹得林黛玉拈酸吃醋的。还引出《水浒传》里林冲杀了仇人跑到一处庄上避雪,看到热火上煨着一瓮酒,酒香扑鼻,撒泼抢了来喝。
我们冬天也喝热酒。
当然,我们这边冬天都有暖气,酒搁在温暖房间里的,喝前自不必温,若要搁在地下室或者冰凉地方的,喝前也是需要温一下的。
我在额济纳生活和工作的时候,吃肉必喝酒,生活习性早已被蒙古人同化。每到冬天,但凡杀羊,手抓肉灌血肠煮下水(羊内脏)喝烈酒,这一系列程序,自是少不了的。如若在家里,讲究些的,也会备有温酒壶,陶瓷的子母壶;划拳喝酒,随喝随温,热热乎乎的,也热热闹闹的。如若在戈壁滩的驻地或者蒙古包里,就没法讲究了,直接端来一盆热水,把酒瓶温到热水盆里。人多时,喝的快,就一次温两瓶。当然,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才配得上广阔戈壁滩的豪性,喝酒,也多半都是拿碗或者口杯喝,也就是“说话的鱼”回复我的,“内蒙喝酒豪放,”所以,很多时候,一次温两瓶,也是跟不上趟的。
退休后回到甘肃酒泉,喝酒少了。现在又减肥,喝酒就更少了。但有时候,我们在吴淑霞店里喝窖藏酒时,会温酒。冬天时,从酒窖里刚拿出来的酒,是需要温热了喝的。嗯,吴淑霞那儿,我见过有两套温酒的陶瓷的子母壶,一套汝窑的温酒壶,温酒壶和酒杯是一整套的,一次温三两酒的样子,另一套是青花瓷的温酒壶,比汝窑的略大些,一次能温半斤酒。也正如“说话的鱼”在文中所说,“冷酒和热酒的区别,还特别显心情”,的确,冬天喝热酒,除了对身体有好处,最主要的还是心情。三两好友坐在一起,一口热酒下肚,一缕豪情升起,敞着亮的说话,见着底的聊天,无芥蒂的,不设防的,感觉哪儿哪儿都痛快。
昨晚在吴淑霞店里喝的是火龙果酒。是吴淑霞自酿的。本就摆在室内酒架上的,温度适宜,便不用温。吴淑霞的火龙果酒刚好酿到最佳时机,色泽鲜艳,入口绵软,一口下肚,只觉满腹升腾起醇厚而委婉的温热,在味觉上也恰好冲淡了白酒的烈,一切都刚刚好。
生活,要的是热情。朋友,要的是真诚。尤其一口热酒下肚后,那点同频共振的坦诚的真,及双向奔赴的情谊的好,才是我想要的样子。否则,哪儿远走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