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标签:
情感图片文化娱乐 |
分类: 我的日志 |

再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今天,又下多半天的小雨。现在雨虽然停了,天却依然阴着。不知道后面还有没有雨。
天凉爽了,心也就没那么浮躁,就想安静的读读书。
近两日看的《山居岁月》,还没完全看完,就被吴淑霞借去了。那就重新拿一本读。手拂过书柜里一排排书籍,目光却就落到一本还未开封的《朝花夕拾》上。嗯,就它吧。
这本《朝花夕拾》,还是上上周到1969创业园收拾摄协办公室,赶上创业园的后备箱夜市,跟何老师溜达一圈,发现一后备箱书摊时挑选的。当时,我挑选了两本,一本是《欧.亨利短篇小说集》,另一本就是《朝花夕拾》。
翻开书,先就看当时鲁迅为《朝花夕拾》写的小引。
而后,随意翻到中间,是“阿长与《山海经》”,也再仔细的读一遍。鲁迅的这些文章老早我都读过的,再读一遍,也还是喜欢那些字里行间透出来的文字魅力。
再随意翻几页,出现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头一句便是,“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我记得,这是初中语文课本上的一篇课文,老师为了让我们捻熟于心,非要整着我们全文背诵下来。要想全文背诵下来,首先得能记起第一句。为了记住第一句,我把“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背了不下二十来遍,然后才能记住第二句,第三句……嗯,当年那语文老师叫啥来着?
现在想想,年少时候念书,也真是不容易呢。
再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是喜欢前半部分的百草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可以成仙……”等等的语句,从年少时记到现在,依然是能够让我展开无限联想的场景。
于是,这些语句,真是百读不厌。
随后再翻开的,是“藤野先生”。
但刚看第一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手机上“叮咚叮咚”接二连三的信息。打开手机看,是青青发来的。
那就不能静心继续读下去了。青青有一个多礼拜没跟我发信息,也没视频了。得合上书,看看这丫头最近都生啥幺蛾子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