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著名佛刹弘化寺

(2019-08-02 10:29:33)
标签:

文化

中华藏学院编辑部

世亲编辑

著名佛刹弘化寺

 

弘化寺,藏文全称“噶丹塔钦旦曲塔瓦林”(具喜大乘正法解脱洲),位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转导乡红花村,矗立于举世闻名的“犏牛城”(藏语称佐摩卡)内,是一座藏传佛教城堡式皇家寺院。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环境优雅清静,祥云缭绕,人间仙境,绝妙圣地。

著名佛刹弘化寺

                                                                         大慈法王释迦益西

寺院始建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命名“旦曲塔瓦林”(意为正法解脱洲);正统七年八月(14429月),明英宗皇帝敕谕扩建,并赐汉文寺名“弘化寺”,迄今有600年的历史。主要建筑有三层阁楼式山门、天王大殿、永乐大殿、国师大院、都纲尚书院等有大小殿堂三十余座,巧妙地结合了汉藏古建筑风格,规模宏大,金碧辉煌,气势磅礴。

寺院鼎盛时僧众多达千余人,属寺遍布今青海和甘肃两省地,个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形成完整的佛教仪轨体系,普济众生。寺院历史地位和声誉与塔尔寺、瞿昙寺相媲美。

弘化寺是明代藏传佛教格鲁派民和早期三大寺院(弘化寺、灵藏寺、卡地卡哇寺)之一,是宗喀巴大师亲传弟子大慈法王·释迦益西授记并圆寂之地而闻名于世,引来十方香客游人膜拜参访,络绎不绝。1583年第三世索南嘉措,1603年第四世云丹嘉措亲临驻足讲经传法,灌顶授戒,利益众生,祈福国泰民安。


著名佛刹弘化寺

                                                                       大慈法王释迦益西灵塔

弘化寺古城坐西向东,城墙南北长260米,东西宽230米;城墙底部宽约8米、顶部宽约3米,城墙高约11米。寺院在古城中坐北朝南,背依众多小山犹如王者之气。寺院占地面积144亩。城门上方有明英宗皇帝御书“弘化寺”三个大字。

释迦益西曾两次进京觐见皇帝,先后担任四朝国师,在京都弘法十年之久,大得京城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的拥戴,真可谓誉满京华。14154月,明成祖皇帝敕封释迦益西为“妙觉圆通慈悲普应辅国显教灌顶弘善西天佛子大国师”简称“大国师”,并颁赐印诰和金边黑色僧帽;1434年,宣宗皇帝赐封释迦益西为“万行妙明真如上胜清净般若弘照普应辅国显教至善大慈法王西天正觉如来自在大圆通佛”简称“大慈法王”,并颁赐御制法轮和金印。

大慈法王·释迦益西是明代西藏地方政教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兴起时期重要人物,特别是与明成祖和宣宗皇帝关系密切,对连接明朝中央与西藏地方的隶属关系做出了巨大历史贡献,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立下了不朽功勋,一代国师,千秋万代,弘化精神,无量功德。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阳光沐浴下,这座古寺得到了较好发展,重建了一座大经堂、东西殿堂、阁楼式山门以及东西廊坊等。19889月,弘化寺古城被青海省政府认定为“青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3月被国务院决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现存的文物有:大慈法王舍利塔、镶有23条飞龙的螺细床、三块经夹板、都纲之印、御赐“永垂福庇”匾额、百年菩提大树;还有明宣德、正统,清雍正、乾隆、嘉庆等五代帝王御赐的石碑残存等。


著名佛刹弘化寺

 

                             弘化寺百年菩提大树                               

著名佛刹弘化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