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解“停车难”不妨多些共享思维(11月19日《番禺日报》)

(2023-11-19 10:23:37)

破解“停车难”不妨多些共享思维

刘予涵

为有效利用小区周边空余泊位,缓解“停车难”的问题,昨天,潮汐共享(一元停)第一批清单正式上线,记者从崇川区城管局了解到,此次崇川区辖区内南通智泊停车管理有限公司和崇川区智慧城市运营公司两家国有运营公司的停车资源实行“潮汐共享”后,周边居民可享500余个潮汐车位。(1115日《江海晚报》)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城市“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造成停车难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还是停车位不足。为缓解这一难题,各地大多在“增量”上做文章,通过“上搭下挖”、改建扩建来增加停车泊位,但供给再多,也总会遇到“天花板”。事实上,停车难的问题,并不都是因为车位匮乏,很多时候是信息不对称、资源整合不到位导致的。比如,医院、商场、学校周边常年车位紧张,但或许一墙或一路之隔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就有空闲车位。

一方面是停车位缺口巨大,另一方面却是车位利用率低、闲置率高,如何破停车资源壁垒,解市民停车之困,让泊位成为流动的“新资源”,崇川区“潮汐共享”的做法值得称道。该区在停车位总量难以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通过共享停车、错时开放等管理手段,不仅缓解了停车难的民生难题,还盘活了“沉睡”的存量资源,实现了停车资源利用最大化,无疑是个值得借鉴的解困思路。

停车事虽小,却关乎民生。虽说停车难已成为一些城市的“通病”,但并非是绝症。笔者以为,解决停车难问题不能一味地做增量,还应引入“共享思维”,让空闲车位和停车用户有效匹配,积极盘活存量,将现有停车位资源物尽其用。城市管理部门要通过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大胆探索政府引导、个人自愿、潮汐开放、有偿共享的共享停车模式,鼓励商业区、旅游景区、体育场馆、居民小区等场所停车设施实行错时共享停车,在有条件的城市道路推行夜间限时潮汐停车,广泛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停车场向社会开放共享。如此多措并举,应该能在较大程度上缓解停车难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