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民众掌握应急救护技能(6月8日《保定晚报》)
(2023-06-08 06:48:57)让更多民众掌握应急救护技能
2023年06月08日
刘予涵
当前,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已成为危及生命安全的公共危机。数据显示,我国3/4以上的心血管死亡发生在社区、工厂企业、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这与基层急救体系不完善、民众救治意识缺乏有关。
在救援现场,多一个人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早一分钟对患者给予急救,患者就会多一点安全保障。因此,开展应急救护技能培训,让职工群众掌握急救常识,非常必要。
现实生活中,很多悲剧的发生,并不是患者不能挽救,而是因为患者在第一时间没有得到正确的现场急救。事实上,急救生命其实并不复杂,关键是掌握知识和技能。在西方国家中,德国应急救护技能普及率达到了80%,法国达到了40%,在澳大利亚约有40%的国民具有基础急救知识,美国国民基本急救技术普及率更是高达90%。反观我国,应急救护技能普及率不到1%。可见,普及救护知识,已经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迫切需要。
遗憾的是,许多民众不仅缺乏急救知识,还缺少应急救护意识。就拿被誉为公共场所“救命神器”的AED除颤仪来说,很多人并不知道AED的作用和用法,不会用、不敢用的情况普遍存在。像心源性猝死救援有“黄金4分钟”的说法,患者可能在任何场所发生心脏骤停,如果第一时间急救能力不足,就会错失最佳抢救机会。
要知道,大多数意外发生,第一个到达现场的往往不是医护人员,而是市民。遇到紧急情况,患者身边人不知道如何实施急救,把时间白白浪费在等待救护车和医生的过程中,很可能使伤病人员失去救治的希望。
由此可见,当人们遇到意外伤害、灾害事件以及突发疾病时,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理,显得尤其关键。不过,急救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我们尽快补上急救培训这一课,大力推动应急救护培训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工厂、进机关、进家庭,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技能。这样做,对人对己都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