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40集》学习笔记

(2020-06-18 11:41:30)
标签:

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

弟子规

学习笔记

扎根教育

分类: 资料整理

《弟子规》学习笔记

读经次序: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1集

你下对了人生点点滳滴的抉择才会让你走向幸福的大道。

人生也要抉择轻、重、缓、急,什么事情先做什么事情后做,先后顺序也要下对抉择。

『至要莫若教子』人生第一大事:要把孩子教好。

人要能屈能伸     提升自己的德行    信心是根本    清静心生智慧

什么样的特质才会让人生成功?

诚实、责任心、谦虚、信用、耐心

要学会包容,爱护他人   解决问题要从根本解决    德行很重要

《说文解字》点出教育核心:  教:上所施,下所效

育:养子始作善也;

教育里第一个最重要的是要教对东西始作善也,善良的心也就有善良的行为。如何让他有善的行为,不是说而是做出来给他看,要求自己做到。当有善行,他也会感动『人之初,性本善』。

要生起知恩报恩之心。

《易经》里讲:『蒙以养正圣功也』。“蒙”指开地初开,也指孩子小时候就教育,圣功也。

饭前祈祷文: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辛勤教诲,感谢农夫辛勤劳作及所有付出的人。

活在感恩当中的人特别幸福。

格局要大,人生才能走的宽;格局太小,一辈子活在患得患失当中。

决择教育的先后顺序:教育 → 友 → 食 → 偶 → 业

人生要下对决择必须要有:判断力;判断力取决于理智、智慧;假如没有理智、智慧很有可能意气用事。

 

2集

理智从哪里来?

从学习中来。要选对书籍,选错了就会被污染。

家庭不是谈利益的地方,不能将功利主义带到家庭,家庭是温暖、祥和的地方。家庭是教付出的地方;家庭是教感恩的地方;家庭是教认知本分,懂得尽本分、尽孝道的地方。

社会是个大染缸。

“孝”超越时间、空间、地域。 思想要是炎黄子孙的思想,自私自利不是炎黄子孙。

做人要重实质不能重形式。

抉择 受抉于你的思想、观念。一个人能不能幸福从思想见真章。

思想 → 行为 → 习惯 → 性格 → 命运

觉者畏因,觉悟的人会把原因找出来,迷惑的人只会害怕结果。

从根本下手,才能解决问题。根本就在思想,因为现在人想法普遍以“自我为中心”。

自我为中心(自私) → 竞争 → 斗争 → 战争 → 末日    思想、态度决定

学历越高不代表他有文化,不代表他会做人。真正的文化、道德涵养,一念之间见分小。

解决21世纪的世界问题只有两种: 孔孟学说    大乘佛法

(仁爱)      (慈悲)

仁爱 → 互助 → 互爱 → 大同(世界)     末日和大同世界,根本就是“一念之间”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奢侈 → 物质的奴隶

生涯规划(仁爱):培福积福(福田心耕) → 造福 → 享福

 

3集

自私就会发生冲突,时时为人着想家庭、社会就会圆满安康。

人的福分根源就在“一念善心”,人要懂得心存善念,要懂得时时放得下,不要执着。

《中庸》里讲:『诚者,物之终始』。真诚一定可以成就事情而且至诚如神,至诚可以感通,不会因为时空而改变它的影响力。

《大学》里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习以修身为本』。

一个人的仁慈之心,从哪里长养、培养、下手?

“孝道”入手。不学孝道,恩义、道义的人生态度没有办法形成。因为对我们恩德最大的莫过于父母。恩义、情义不长就会长利害、好恶。《孝经》里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德行的根本,教育要从这里开始。如果没有从“孝”入手,一个人的德行长养不起来。所以教育首重“孝道”。《论语》里讲:『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习首重“立志”,贵在立志。教育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

《德育故事》讲“八德” →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学习除了“立志”还要学贵力行。学习一句经教一定要做一句,解行相应,道德学问才会提升。

学佛,佛就是觉悟的人,明白的人。学佛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道德、学问的枢纽关键不在你念了多少而在做了多少。

让小孩多做,多学习,他才能体会。

 

4集

学贵立志不断驱使我们进步、成长;学贵力行学一条做一条。

孩子假如没有学会做人、做事,学的知识越多越傲慢。傲慢是求学问的很大杀手。

林则徐讲“十无益”:

1. 父母不孝,奉神无益;2. 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3. 心高气傲,博学无益;4. 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学习的方法,抓住八个字:『一门深入,长时熏修』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

认识超越时间的大自然运行法则,此之谓“道”;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迂越的做人,此之谓“德”。

伦常大道,五伦关系就是道: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夫妇一正,五伦便正。爱情:

相识 ————→ 相知 ———→ 相惜 ———→ 相爱 ——→ 结婚

(冷静观察)           (了解)           (珍惜)

 

“爱”是用心感受他人的需要。

1《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40集》学习笔记

一个善良的行为会感动身旁周遭的人。

“财”为五家共有:水灾、火灾、贪官污史、小偷强盗、不孝子孙

“治家”核心态度:勤俭。可以从小扎孩子节俭的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