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德强:《书友情深似海》

(2022-10-29 20:36:42)
标签:

情感

分类: 文学

书友情深似海

曾德强

 

我和马士琦先生聚少离多,但是,即便长时间不见面,也忘不了他正是“相见亦无事,不来忽忆君”。

与马士琦相识,是在19812月的一次会议上。那次紫阳县文艺创作座谈会,聚集了近30名作家和文艺爱好者,其中一位身着警服、中等个头、方面大耳的青年,显得十分精干和抢眼,他就是马士琦,来自西安铁路公安处安康分处紫阳火车站公安派出所。我作为来自基层学校的一个文学青年,对会议的一切都感到新鲜,与会者的名字都记下了,但与马士琦仅仅是相识,并没有单独深入交流什么。会后,我们天各一方,没有联系。

我知道他后来调至安康,继而又调至西安工作了。不是因为他“走高”而惦记,而是因为一位作家、评论家、书法家不定向发出的“名片”。譬如,紫阳县老龄委办的《南山报》是他题署的报头,文友田先进的《幸运宝鉴》是他题写的书名……这样一位到处发热发光的人,咋能忘记呀!

第二次见面,是20076月我在安康市人大机关工作的时候。这天下午接到一个电话,自我介绍说是马士琦,从西安出差到安康,问我有时间没有,想见面谝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当即表示欢迎。虽然二十多年没有见面,但是毫无生疏感,叙谈过往,交流读书心得、文学创作经验,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我将自己出版的报告文学集《心中有个太阳》等3本书赠他,他叮咛道:要签名,而且不要写“雅正”一类的话语,要写得有针对性、有纪念意义一些。呵呵,此前我给别人赠书,还没遇到过对赠言内容提出特别要求的主儿,这马老师倒是挺有意思的,不过,要求不高,就遵命吧。稍作思虑,我在报告文学集《生命之巅》的扉页写上“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发万件作品”,在长篇报告文学《中国之痛——医疗行业内幕大揭秘》的扉页写上“拙作赠好友,礼轻情意重”。交谈得知,他是一位学习勤奋、博览群书、善于思考和总结的作家,同时也感到,他是一位待人非常热心、真诚的值得交往的好朋友。

一个多月后,士琦先生说他已经阅读了我送的书,并对《中国之痛——医疗行业内幕大揭秘》大加赞赏,同时指出书中校对等方面存在的瑕疵,说如果再版,得好好校对修改一下。他说得有理有据,令人不得不叹服他对文友的极端热心和真诚。我赠给别人的书不少,有的读者反馈了意见,极少数高水平文友还写了评论,但是,像马士琦这样一字一句地认真阅读,并纠出错误予以改正、有感而发便记下予以点评的读者,实在少如凤毛麟角!

登门拜访马士琦的意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201211月,我乘出差到西安的机会,给他带了我的新书,电话打去,他即说请到家里一谝,我也求之不得。他那位于洪庆的家不算宽大,给人的感觉,家里最多的东西就是图书资料,琳琅满目,显得有些拥挤。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之家,这才是书香之家!我俩又是无所不谈。那时他临近退休,工作任务一般情况下不是很重,但是省上几家出版社经常请他审读志书等,加之盛名之下求之者众,业余时间有很多事情要做。我怕耽误他宝贵的时间,他却毫不在乎,还为我书了一幅四尺整张的“神融笔畅”。又赠我3本书和一箱包装讲究的苹果。其中一本是编辑家、漫画家、诗人曹彦著的《漫语漫画文坛陕军风情录》。我即打开就读,见有为他画的传神漫像和赋的诗:耀州马士琦,书协副主席。作品三千幅,名家多赞誉。和墨铸利剑,展纸挥巨笔。道德有风骨,质朴于雄奇。

此后,我每有新书问世,便给马士琦寄去。不敢奢望他给我写书评,只是觉得书应该送给真正的爱书人、读书人。为了尊重这位不一般的文友,签名赠书时力求写上“不一般”的话语。例如对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编的《曾德强文学作品评鉴》一书,就写的是“交换、交流、交情、交友”;对我的长篇报告文学《路在脚上》,写的就是“德艺双馨亦师亦友是士琦”。

光阴荏苒,一晃又是将近十年没见面了,但彼此的心是相通的。我以手机微信为桥梁,联通了安康与西安的信息高速公路,关注着他的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特别是他在“麦田书院”等群里关于文学、书法作品的情况。他是个大忙人,但是,当得知我的《安康市赋》在市委宣传部面向全国征文大赛中荣获第一名后,他说要点评一下。果然,一天之内,一篇近百字的四言“诗评”《喜诵<安康市赋>》就发来了。全诗是这样的:德强秉笔,赋颂安康。通篇吟诵,荡气回肠。高坐巴山,豪饮汉江。历史渊源,厚重绵长。文化传承,古鼎今昌。人文山水,尽显华章。先贤俊杰,耀眼星光。立意宏阔,正能灿放。精辞美韵,文采飞扬。荣夺魁首,神州称强。恭贺先生,大赋呈祥。安康精神,永放光芒。”从“诗评”中,不难看出他对作品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对文友的热情鼓励和期望,仿佛一股暖流涌来,令人感动。

好友难寻,知音难觅,在安康与西安这片热土能够认识书友们真是我的缘分。书籍是我们彼此共同的慰藉,书友情深似海。不仅因为文学、书法作品时常撞入眼帘,而且因为博学多才、古道热肠、重情重义、笃诚为人、担当负责的优秀品德和人格魅力,马士琦令人难以忘记。 

   原载《安康日报.文化周末》20228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