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德强序吴龙晏《爪泥集》:《硕果盈枝花甲时》
(2022-03-25 13:12:29)
标签:
评论 |
分类: 文学 |
硕果盈枝花甲时
——序《爪泥集》
曾德强
瓜果飘香时节,吴龙晏先生将其皇皇巨著《爪泥集》清样稿送给我,请我为其作序。文友多年,却之不恭,便抽空浏览了这部书稿。
根据多年与吴龙晏先生的交往,以及阅读他的著述和编辑成果,我觉得这个面目和善、气质儒雅的男人,是一个勤奋好学、颇有担当、故土情结很重的文化人。如果把他的个人著述和参与编辑的书籍、期刊搜罗起来,肯定有几尺高,完全可以用“著作等身”来形容。他担任主编、副主编、编辑或策划的书籍,基本都是关于石泉县的历史、文化、优势资源和已故人物。撰写和编辑这些文字,一方面是所在的工作岗位使然,更主要的是他的勤奋、情怀与担当意识使然。譬如从事地方志工作,一般人大概只是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即可,他却在新编《石泉县志》(任编辑)、续编《石泉县志》(任副主编)的过程中,结合工作实际研究这门学问,撰写并发表大量心得体会、工作探讨、学术论文,仅2014年结集出版的《志苑杂论》,就达58万字。他服务于石泉县老区建设促进会期间,除了认真、出色地完成“规定动作”外,还创造性地完成“自选动作”,挖掘和抢救本县重要的历史人物史料,主编的《陈雨皋纪念文集》《往事拾零———李铁轮诗词选》《石泉县人民政府首任县长亓雪峰》《敢死队长王范堂》等相继出版。这些文字的价值和意义,也许现在的人们还没有深刻认识到,但是我觉得,石泉县的历史因之更加厚重,文化地位也因之有所提高。我想,石泉子民也会因此而增加自豪感、自信心和使命感的吧,而且随着岁月的推移,若干年后这些文字会有什么作用还难以预料呢。
这部《爪泥集》清样稿,厚厚的500多页,52万多字,分为文苑漫步、诗词歌赋、人物史林、方志论坛、红色记忆、大爱无言、速记研究、附录8辑,可谓洋洋大观、丰富多彩。浏览这些文字,俨然漫步于大片果林,青的、黄的、红的……给人以目不暇接之感,既养眼,也怡心。这是吴龙晏先生几十年辛勤耕耘、日积月累的结果,在六十初度之时将其筛选、整理出来,便是一席文化大餐。结集出版,既对自己近些年留下的文字进行回眸、梳理和总结,同时奉献给关注、鼓励、支持、帮助他的人们。从中我感知到,作者六十年人生的步履是坚实的,生活是充实的,他把本职工作与业余爱好科学地结合起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并把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所见所感所思记录下来、整理出来,将其成果化。他就像一介忠诚勤劳的农夫,钟情于脚下的土地,长年乐此不疲地辛勤挖地、播种、锄草、施肥。加上年景好,就硕果盈枝,收获满满。
《爪泥集》是学出来的。吴龙晏先生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早在当农民时,一次凑热闹去送兵,见到一张发黄的 《参考消息》,报纸中缝刊登有一则重庆亚伟速记学校函授部的招生启事,他反复阅读,觉得"速记"一词很新鲜,速记是一项重要技能,应该参加学习。于是,每天沉寖在速记符号的练习中,还由此激发出创作欲望与灵感,经常在校报--《速记之声报》上发表诗歌、心得体会、理论研究等方面的文章,赢得同学们与老师的啧啧称赞。他因此而小有名气,因此而得到地方文化名人的举荐,参加了工作。也因此而有了他的第一部个人专著《速记新论》,有了这部文集里的“速记研究”。
《爪泥集》是写出来的。《速记新论》一书出版后,吴龙晏便“野心膨胀”:要在全国所有省、市报刊杂志上刊登一篇文章。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在全国20多个省、市的报刊发表了自己的文章。虽然没有完全达到预定目标,但也是了不起的。这部文集里的“方志论坛”,是作者在出版《志苑杂论》后继续坚持研究和写作的结果。文集里的散文、诗歌等早期作品,都是他在稿纸上一个字一个字地爬出来的。我们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窥见作者的性情、才情、恋情和追求。
《爪泥集》是编出来的。如果没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如果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如果没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如果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如果没有史志意识和编辑实践中积累的资料,作者哪会对那些与自己不沾亲不带故的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动人故事进行挖掘、梳理和抢救,哪有文集“人物史林” 的呈现?又哪有“ 红色记忆”“大爱无言”里的诸多篇什?
客观地说,由于爱好、职业等方面的差异,绝多数人做不到吴龙晏先生那样“著作等身”。但是我们能从这部“集大成”的《爪泥集》中,获得一位年满花甲的文化人的知识、智慧、经验和方法,获得某种启迪和力量。
(载吴龙晏著《爪泥集》,2021年12月由中国现代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