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友彬评曾德强《安康市赋》:《因大爱而大美》

(2021-11-04 17:55:55)
标签:

评论

分类: 文学

因大爱而大美

唐友彬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有韵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更近于诗体,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汉代赋家有“赋者古诗之流”的思维定势,据说在汉唐时期,有只作赋而不写诗的文人,却几乎没有只作诗而不写赋的才子。建安以后乃至整个六朝时期,对赋推崇更甚,于是代代相传

赋对于以白话为主要沟通交流手段的当代人而言,并不十分友好,远不及诗词、散文、小说那样亲民。赋多用古文,涉及古文法,不易写,难工,很考验古汉语功力,全用大白话是写不赋的。就算是阅读品鉴,也有门槛,面对古汉语的阅读阻拒同样考验读者的古汉语功底

作赋如玉器制作,需反复打磨,反复雕琢,直至倾尽全力,达到文字精美,结构工整,珠圆玉润。时至今日,赋依然受到文化界的重视。

2020,安康市有奖征集《安康市赋》,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稿件259,基于对安康的热爱,曾德强先生倾情挥墨,欣然参赛,其赋得到评委的一致认可,荣获首奖。

古代的赋,寓与论理见长,引导士子读书穷理,博观深究,追求理趣盎然。而曾德强先生的赋寓深刻于浅近之中,注重声韵配合,文辞清丽,想象丰富,对偶精工,句式整齐,气脉畅通,笔势连绵,工稳妥贴,以抒情叙事见长,舍弃了奇崛深奥、生僻古傲的词汇,也舍弃了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华辞铺排,唯余千山过尽之后的返璞归真,充满对安康慷慨而深情的赞美,几乎每一句都能对应安康的人文风物,每一句都能落到实处,每一句都是写给安康的情书

刘勰把“体物”认定是赋体“写志”的“载物”,道出了赋融体物写志为一体的本质属性。曾德强先生在创作谈中说“赋是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手段的一种有韵文体”,充分利用赋的“铺采摛文”及“体物写志的属性特点,从多个维度,呈现安康大美。

一、体物的形象性 

内容上着力“体物”,自古皆然,从陆机的“赋体物而浏亮”可窥端倪。体物,古指描述事物或摹状事物即铺陈描摹事物形态。曾德强先生的《安康市赋》以形象性见长,铺采摛文,运用了大量具有画面感的词句:

两山夹一川,汉水东流淌似江南水乡”;“安康文化,灿若星光扫残云,迎来曙光”;“浩瀚瀛湖云海映佛光神田摄星象”,“梯田叠彩茶园溢香美食竞秀色”;“古镇着新装”,“安置楼房户户靓秦巴明珠放华光”;“好风借力上青云,复兴圆梦沐朝阳……

整篇赋如一部用广告语情写就的关于安康物态文化纪录片,读者在优美的字句中,一帧一帧地领略安康的美景让人爽心悦目,荡气回肠。

二、的抒情性

“写,可谓是作家创作要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尚书·尧典》中就有“诗言志”的话晋陶潜《读史述九章·屈贾》中有“候詹写志,感鵩献辞”的词句。“志”一般指思想、志向、抱负,抒发情志,也就是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也是中共安康市委宣传部发起面向全国征文的重要目的“歌颂安康、赞美安康……激发安康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建设家乡的热情。曾德强先生”过程中融入心灵感悟灌注了浓烈的情感,通过摹写安康风物和时代变迁来抒发对安康深沉的爱满腔豪情

游览,则心旷神怡三变激活新动能全域喜摘穷帽青壮乐业,老幼舒畅黎民欢欣添力量歌咏安康,心潮激荡……

每一句都是情感信息的喷薄释放,每一句都是情绪与情感的正向叠加,每一句都是激情与豪情的碰撞!与其说“汉水赋能”,不如说“情感”赋能,正是澎湃的情感,让这篇赋获得了内在的动力,信息饱满强劲,推动着读者饱览安康万千气象激荡灵魂

“铺摛”的科学性

辞赋创作,需要博学,需要有融会贯通的能力和凝聚万般美好的集大成意识。需要概括提炼,需要学养,也要眼界,更要笔力。任何辞赋都写不尽家乡的美好,舍弃什么,甄选什么,只能挂一漏万,如何铺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说的科学性,指的是这篇赋不仅甄采典型,而且包括铺摛出了各典型之间内在的逻辑性。本赋首段一句“居华夏中央”,定位安康的特殊坐标——中华版图的自然国心在安康镇坪县,两山夹一川,则极为简略地概述了安康地形地貌。位居西北,却胜似江南位于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安康,具南北衔接,东西过渡的特点紧接着将历史和文化融为一体,将安康在国家层面有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提纲挈领地镂空,对安康文化进行溯源:因荆楚和巴蜀文化的濡养,安康文化基因强大,所以宗教领袖,书界圣手,文坛巨匠等能人辈出。然后到人文景观物产经济社会发展……甄选科学,逻辑严谨,铺摛大美,写出了安康的物华天宝,也写出了安康人民奋发图强只争朝夕、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自远及近,从古而今,由表象到内在,叙当下而谋未来。最后一段振奋斗志,昂扬精神,抒发对安康未来的美好畅想。

什么是大美?大美就是品质优异,博大的美,宏阔的美曾德强先生笔下,安康的美是无限的,安康人民是伟大的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中,安康人民在这片热土上参与并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为大美安康增添了绚丽的颜色与恒久的魅力。

文化起着抚慰心灵塑造人格的作用,文化能让人找到灵魂归属感振兴文化是一个文化人的责任,曾德强先生真情灌注笔尖的这篇赋作对安康人文风物的高度浓缩,是对安康的至诚至爱,体现了他的文化自信,更彰显了他的文化担当。

(唐友彬:安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安康文学》主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