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瓷器的前世今生——共读《瓷器》(微芒芜湖故事妈妈团第366场读书会)

(2025-02-16 19:55:05)
标签:

亲子共读

分类: 绘公益
 走进瓷器的前世今生——共读《瓷器》(微芒芜湖故事妈妈团第366场读书会)
2024年10月,我和儿子有过一场景德镇之旅。我们逛博物馆看瓷器,逛陶阳镇买瓷器,两天的行程激发了我对瓷器的好奇。回来后就买了些与瓷器相关的童书,琢磨着要跟孩子们聊一聊关于瓷器的话题。于是,在2025年2月16日,我就和孩子们一起共读郝广才的绘本《瓷器》,共同进入瓷器的奇妙世界,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走进瓷器的前世今生——共读《瓷器》(微芒芜湖故事妈妈团第366场读书会)

暖场环节,我们播放的是动画片《细说中国 第一季 陶瓷篇》中关于瓷器和陶器区别的章节。孩子们就此对瓷器有了基本的了解,也自然引出了本期的阅读对象——瓷器。
  接下来,我们顺着瓷器的主线,讨论了一个话题:你在哪里见过瓷器呢?这时,孩子们才恍然发觉,除了在博物馆里见到精美的瓷器外,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竟然有这么多瓷器,就是我们日常用品的一部分啊:
走进瓷器的前世今生——共读《瓷器》(微芒芜湖故事妈妈团第366场读书会)
    这些瓷器是怎样被制作出来的呢?它们是怎样从日常用品变成博物馆馆藏的呢?这便是绘本讲述的关于瓷器的前世今生的故事:
走进瓷器的前世今生——共读《瓷器》(微芒芜湖故事妈妈团第366场读书会)
  
在共读时,我们从环衬开始了解瓷器的纹样:
走进瓷器的前世今生——共读《瓷器》(微芒芜湖故事妈妈团第366场读书会)
     借着爷爷制作瓷器的介绍,了解了景德镇和中国称谓的关系:
走进瓷器的前世今生——共读《瓷器》(微芒芜湖故事妈妈团第366场读书会)
    借瓷器出口海外的画面,结合打捞“
南海一号的事件增强对历史的了解:
走进瓷器的前世今生——共读《瓷器》(微芒芜湖故事妈妈团第366场读书会)

结合故事中提到的外国人制作瓷器的片段,讲述了英国骨瓷制作的历史:
走进瓷器的前世今生——共读《瓷器》(微芒芜湖故事妈妈团第366场读书会)

故事的最后,瓷器进入了博物馆,两个曾经分开的瓷器又重逢了。这时,我们一起观看短片《拍卖价格最贵的十件瓷器》,进一步欣赏了青花瓷、粉彩瓷等丰富多样的瓷器之美,也理解了瓷器蕴含的时光价值与艺术魅力:
走进瓷器的前世今生——共读《瓷器》(微芒芜湖故事妈妈团第366场读书会)

最后,我们把封底和封面一起打开了看,我问了大家一个问题:
走进瓷器的前世今生——共读《瓷器》(微芒芜湖故事妈妈团第366场读书会)
我把我向deepseek提问所得到的答案展示给孩子们,它先是给了我一个很论文的表述:
走进瓷器的前世今生——共读《瓷器》(微芒芜湖故事妈妈团第366场读书会)

我便请它用诗意的孩童能理解的语言表述这段:“当我们在博物馆凝视一件瓷器,实则是透过物质载体,与历代匠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从黏土到永恒,从实用到审美,从本土到全球,这件器物承载的文明维度远超其物理形态本身。这种观看,本质上是对人类创造力的考古学解谜。”于是,它给了这首诗:
  你看呀,博物馆里的瓷瓶瓷碗
是泥土做的星星,闪着古老的光斑
匠人爷爷的手掌揉过千年前的风
把云朵捏成釉色,把月光烧进窑膛

那些花纹里藏着蝴蝶的悄悄话
波浪纹是河流在瓷胎上跳舞的尾巴
青花蓝是天空不小心打翻的墨水
每一道裂痕都是时间在偷偷学飞

它曾装过唐朝的茶,明朝的雨
乘着海浪去远方讲中国故事
现在安静地站在玻璃后面
像一粒凝固的梦,等待你的眼睛发芽

当你踮起脚尖和它对视
会听见泥土在火里唱歌的声音
所有工匠的呼吸都变成了瓷器的心跳
这是穿越千年的魔法信——
用指尖的光,就能打开时光隧道

 我可太喜欢这段描述了。“像一粒凝固的梦,等待你的眼睛发芽”,那就让我们的凝视变成手中的花,带着自己喜欢的瓷器白卡,画出我们自己心中的中国美:
走进瓷器的前世今生——共读《瓷器》(微芒芜湖故事妈妈团第366场读书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