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夏到冬,我们和时光一起悠然走进了岁时十一月。沙龙活动也如期而至,书、酒、花、器,一一就位,我们开聊:

岁时11月有几个别名,如“冬月”,表示冬季的第一个月;“畅月”,表示十一月是万物充实之时;“葭月”
,表示十一月葭草吐绿。于是,课件的首页便以“葭草初生忽冬至”为了题,那时,是想以“芦苇”为主题词做诗集内容的,但想了一下,除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几句,孩子们对其他诗句委实不熟。于是,把诗集的主题词改为了“酒”。因为11月里包含大雪和冬至两个节气,正是“晚来天欲雪,来饮一杯无”的时候啊。孩子们看到桌上琳琅满目的酒瓶和酒器,已经按捺不住兴奋了。
但还是要先读书:
顺着书中介绍的节气物候、自然现象、时间厨房、城乡生活,这次我们聊的话题非常丰富,包括但不限于:冬天时鸟儿们藏在了哪里?雨雪时节鸟儿怎样避寒?冬天泡温泉的好处有哪些?你去过哪里泡过温泉?岁寒三友的精神品质有哪些?东北傻狍子知多少?饺子的由来是什么?雾和霾有什么不同?冰嬉是怎样的游戏?古代夏天的冷饮是怎么来的?烟火里的芜湖早餐有哪些?……我们结合绘本阅读、博物馆参观经历、日常生活体验、影视片段赏析、古代名画欣赏、视频短片介绍等方式,不断加深我们对岁时生活的感受力。

读完书,我们开始读诗。读“葡萄美酒夜光杯”时,我们一起喝了肉桂苹果红酒,又透过光欣赏了着买自甘肃酒泉的墨黑如漆的夜光杯;读“把酒话桑麻”时,孩子们端着装着米酒酒酿的小酒杯碰杯不停,乐得不得了;读“白日放歌须纵酒”时,我们唱起了内蒙古酒歌的汉语版;读“浊酒一杯家万里”时,大人们一起品尝了后劲颇大的浊酒;读“万事付酒碗”时,我们端起了碗,以茶代酒,干了!
讲到酒,不能不提李白。我们观看了《妖猫传》里李白写诗的片段,欣赏了郭达与交响乐团一起合作演出的《将进酒》,重温了《长安三万里》里《将进酒》创作的场景。孩子们被放在了千年酿造的酒文化里浸润,便也有了三分疏狂、三分怡然。
这时,酸菜鱼火锅已经到桌。于是,开吃。花生米,豆腐干,是佐酒的小菜;酸菜鱼是下饭的佳肴;赤豆酒酿是爽口的饮品。孩子们埋头干饭,大人们把盏言欢,个个酒足饭饱,心满意足。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诗酒趁年华,这便是我们的岁时生活。你爱上了吗?
那十二月梅月见,在院子里的那棵梅花树下,围炉煮茶,焚香读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