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读:《点》

(2024-11-19 15:08:13)
标签:

亲子共读

生命教育

分类: 绘书单
 周读:《点》
大家好,我是思远妈妈,小绘本,大智慧,今天我们共读绘本《点》。
周读:《点》
这是一本关于美术创作的故事。
美术创作很难吗?哦,我认为是的。就像此刻,如果让我去画窗外的一棵树,我也会发愁,哪怕我画了一棵树出来,我也会觉得自己画的很不好看,不“美”术。
 故事中的小姑娘瓦士缇也遇到了我这样的困境。你看,这是在上美术课的她:
周读:《点》

  但瓦士缇多么幸运啊,她遇到了一位充满智慧的老师。当她看到那张什么也没有画的白纸时,她没有质问、没有指责,而是幽默地问到:
  周读:《点》
面对瓦士缇的自我否定,老师也并没有着急去指导、去说教、去强行灌输勇气,而是笑了:
 周读:《点》
瓦士缇怒了,于是:

周读:《点》周读:《点》

 

读到这里,不妨想一下,如果瓦士缇是你的学生你会怎么做?如果是你的老师会怎么做?而瓦士缇的老师是这样做的:
周读:《点》

瓦士缇签了自己的名。
周读:《点》

到这里,你发现了吗,老师提出的每一个要求都是瓦士缇能力范围内的,都是甚至不用跳起来就能做到的事。所以,现在,至少,瓦士缇交的不是白卷啦。
  但,事情才刚刚开始。
周读:《点》

周读:《点》

周读:《点》

周读:《点》

看着这些画面,我们看到了她的快乐,看到她明亮的自信,也看到她的蜕变:
周读:《点》
绘本标题中的这些“点”,是画出来的一个个“点”,也是心灵被触动的那一点——我们都有闪光点,我也行!
 我行,你也行!
周读:《点》

周读:《点》

周读:《点》

周读:《点》

故事到这里结束了,但又没有结束。这个画了一条线的男孩也许未来就会是一个了不起的画家呢,毕竟,真的有画家半生只画直线,还把其中一条线卖出了7亿人民币的价格。
周读:《点》

故事讲完了,但是书还没读完,在绘本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
“献给我七年级的数学老师——马特森先生,是他鼓励我’’画一笔”。
读到这句话,我就想起了一个观点: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瓦士缇正是这样成长的啊,她也因而学会了鼓励、表扬、接受和认可:周读:《点》      于是,教育就成了如此诗意美好的事: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周读:《点》
 而这,正是这本书最打动人的一点,它引导每位阅读者理解教育的本质,不是手把手教你如何去做,而是始终坚定地相信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并愿意看见孩子,不断鼓励、肯定他们,激发孩子去探索并发挥自己真正的潜力、去创造更精彩的世界。周读:《点》
所以,这本书也是讲家庭教育的书。这一点,愿它能“点”醒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去掉我执,点醒我们成为孩子的同伴,点醒我们走进孩子的世界,最重要的是,点醒我们意识到鼓励的价值,并主动去学习如何鼓励。
 周读:《点》


鼓励,是教养孩子最重要的部分。鼓励孩子的重点在于,给予孩子自尊和成就感。鼓励意味着我们的眼睛真的看到了孩子,并真正做到了不抛弃不放弃。请像老师装裱起那一点一样,把孩子不起眼的每一个小点都认真呵护,保护住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去发现更多的点、更多的可能性。
周读:《点》


正如同这本绘本的作者彼得·雷诺兹所说的那样:“我希望,我的书能够激励你找出属于你自己的独特之处,然后看它领你走向何处。”
  一点鼓励,无限可能。此刻安好,未来可期。
周读:《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