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读:《点》
标签:
亲子共读生命教育 |
分类: 绘书单 |
大家好,我是思远妈妈,小绘本,大智慧,今天我们共读绘本《点》。
这是一本关于美术创作的故事。
美术创作很难吗?哦,我认为是的。就像此刻,如果让我去画窗外的一棵树,我也会发愁,哪怕我画了一棵树出来,我也会觉得自己画的很不好看,不“美”术。
面对瓦士缇的自我否定,老师也并没有着急去指导、去说教、去强行灌输勇气,而是笑了:
瓦士缇怒了,于是:


读到这里,不妨想一下,如果瓦士缇是你的学生你会怎么做?如果是你的老师会怎么做?而瓦士缇的老师是这样做的:
瓦士缇签了自己的名。
到这里,你发现了吗,老师提出的每一个要求都是瓦士缇能力范围内的,都是甚至不用跳起来就能做到的事。所以,现在,至少,瓦士缇交的不是白卷啦。




看着这些画面,我们看到了她的快乐,看到她明亮的自信,也看到她的蜕变:

绘本标题中的这些“点”,是画出来的一个个“点”,也是心灵被触动的那一点——我们都有闪光点,我也行!



故事到这里结束了,但又没有结束。这个画了一条线的男孩也许未来就会是一个了不起的画家呢,毕竟,真的有画家半生只画直线,还把其中一条线卖出了7亿人民币的价格。
故事讲完了,但是书还没读完,在绘本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
“献给我七年级的数学老师——马特森先生,是他鼓励我’’画一笔”。
读到这句话,我就想起了一个观点:

所以,这本书也是讲家庭教育的书。这一点,愿它能“点”醒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去掉我执,点醒我们成为孩子的同伴,点醒我们走进孩子的世界,最重要的是,点醒我们意识到鼓励的价值,并主动去学习如何鼓励。

鼓励,是教养孩子最重要的部分。鼓励孩子的重点在于,给予孩子自尊和成就感。鼓励意味着我们的眼睛真的看到了孩子,并真正做到了不抛弃不放弃。请像老师装裱起那一点一样,把孩子不起眼的每一个小点都认真呵护,保护住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去发现更多的点、更多的可能性。
正如同这本绘本的作者彼得·雷诺兹所说的那样:“我希望,我的书能够激励你找出属于你自己的独特之处,然后看它领你走向何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