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流水鳜鱼肥。”这是三月独有的美景,也是春天专供的美食。对于皖南人而言,臭鳜鱼是道徽菜名菜。这几年,我们家吃的不少。先生把腌制好的臭鳜鱼和咸肉已经香菇一起烧,口感更加丰富,鱼肉细白鲜嫩,是极好的下饭菜。这个岁时,适合边吃鱼边聊聊与之相关的鱼文化。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河豚这种鱼呢,据说是极美味的。当年在上海住院时,隔壁病床的病友就和我们描述过春天来时他们当地人吃河豚的场景,邀请我们有机会去他们那吃河豚。我听了心向往之,但胆怯之。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有三个优点,一是价优,二是肉美,三是好烧。清蒸,淋油,便是一道大人孩子都爱吃的美食,十几块钱解决一道大菜,这能不美吗?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这句来自伟人的描述,让我在读书时对去湖北充满了期待。然而,到现在我也没去过那边,也便一直不知道武昌鱼究竟长什么样。网上说长得很像鳊鱼。鳊鱼我是见过吃过的,我母亲很喜欢烧这种鱼。确实鱼如其名,扁头扁身子的。还是很期待去湖北走一趟的,喝奶茶,吃武昌鱼。
这几首耳熟能详的诗句让我们看到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民间生存智慧。鱼,是大自然的精灵,也是餐桌上的美味。那么,鱼是如何从河里到锅里的呢?这便离不开“渔”。
谁是第一渔翁呢?古帝舜啊。“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
谁是最有名的渔翁呢?姜子牙啊。姜太公名尚,字子牙,吕是他的封姓,《史记·齐太公世家》记:“吕盖常穷困,年老矣,以鱼钓虷(地名)”。”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人家钓上来的可是条大鱼——文王。自此,开启封神时代。
谁是最孤独的渔翁呢?柳宗元啊。“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主打就是一个都别来烦我,我要装一下,留个隐士的名头。
谁是最可爱的渔翁呢?那个学垂纶的蓬头稚子啊。你看他,“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读这首诗,不会钓鱼的也能学会了钓鱼的几个门道:早起,找个水草丰茂的地方,专注钓鱼,不要惊扰。读这首诗,你都会不由自主的屏住呼吸,生怕打扰了这个认真的小朋友。
谁是最有研究的渔翁呢?陆龟蒙啊。身为唐代人的他,写了十五首与渔具有关的诗歌,其序中介绍了19种渔具和两种渔法。有人概括说:“这些渔具大致有三类:第一类是结绳持网者总称罟,包括罛、罾、罺、罩等;第二类是渔网和竹、木相结合的渔具,总称筌,包括筒、车、梁、笱、箅等;第三类是没有网的投刺渔具,如叉、射等。
另外又记载了桹、神、沪、舴艋、笭箵等几种特殊的捕鱼方法。”可见,老祖宗的智慧从来不落伍,及至今日,无论设备外形材质怎么变,捕鱼的方式并没多少改变。
捕而获之,鱼很快就成了一道菜。
中国人爱吃鱼。孟子说:“鱼我欲也,熊掌亦为我所欲,二者不可兼得”,把鱼和熊掌并列为珍品。
鲈鱼、鳜鱼、河豚、鲤鱼……我们今时餐桌上沿袭的也不过是古时的食谱。这样一想,文化便是这个意思:既有、传承、创造、发展,涵盖智慧群族从过去到未来的总和。
谁能脱离这种文化存在呢?谁家的墙上不曾贴过一张抱鱼娃娃的年画呢?鱼拥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古人们相信鱼身上拥有神秘的繁殖力,因而崇拜鱼,希望人能够像鱼一样,多子多孙,绵延不绝。
谁家年夜饭的餐桌上没有一条鱼呢?取其谐音,寓意年年有鱼(余),祈盼着生活富足,每年都有多余的财富及食粮。孩子要升学入职了,我们的祝福语是:祝你鱼跃龙门、心想事成!现在还有个很火的网络用语,叫”锦鲤“,它已绝不仅仅是一条红鱼这么简单了。锦鲤被称为"好运鱼"、"风水鱼"、"水中活宝石"、"观赏鱼之王",因为色彩绚烂,如水中牡丹,所以又称“富贵鱼”、“贵族鱼”,它也因而成了好运的代名词,转发锦鲤便是希望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人们借鱼来表达吉祥的期盼。要论到说鱼的吉祥话,最淋漓尽致的时刻便是在皖北的餐桌上。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条鱼怎样成了劝酒的道具,劝酒人怎样展示着老百姓的社交天分:鱼眼给主宾,叫高看一眼;鱼樑给贵客,叫中流砥柱
;鱼嘴给好友,叫唇齿相依;鱼尾给下属,叫委以重任;鱼鳍给后辈,叫展翅高飞;鱼肚给新识,叫推心置腹;鱼臀给失意者,叫定有后福;鱼肉随意吃,叫年年有余。就这一条鱼,就这几句话,一圈下来,一桌子人都顾全了,酒瓶空了,宾主皆欢。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千年来,我们的快乐依然如此简单,来来来,吃饱喝足不想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