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绘玩:私人订制《岁时记腊月》(小寒)

标签:
节气绘本 |
分类: 绘节气 |

这痛苦终于在我来到芜湖后得到消解。那时我租了一个连卫生间都没有的房子,却心花怒放。谁能想到,那里居然有煤气管道,能24小时提供热水呢。从此,一到11月,我就开始用热水洗手洗脸洗菜,刷牙刷鞋刷盆,反正,要同时用到手和水的时候,我就绝不亏待自己。
水哗啦啦地在江南的冬天唱着歌,随叫随到,不枉叫做“自来水”。但在老家,它可不是这脾气,那要有个性的多。一到冬至小寒,老家的气温就开始往零下跑,哧溜溜,零下十几度也有过。那时我们家住的是院子,自来水管都裸露在外,我爸妈就要赶紧忙活起来,给水管们穿上棉衣。裹一层稻草,再裹一层厚布,包得可严实了。要是不这样厚爱它,自来水就不来了。
来到芜湖的这二十年里,我感受到了暖冬的含义,零下两三度也有,但没几天,即使结冰,也只是一层薄薄的冰壳子,一碰就碎了。但没曾想,在2023年,我还能见证到芜湖的1999年以来冬至日的最低气温:-8.7。于是,我也第一次在芜湖朋友的圈里,看到了发图配文,说把水管给包起来了。
“小寒大寒,抖作一团。”这时候外出少不得要全副武装。这几天早上去等班车时,骑行的路上我是这样的行头:
但除了这样的时刻,现在已经很难体会到那种发抖的冷了。毕竟,室内都有暖气扇啊空调啊啥的,室外出行坐轻轨地铁公交车出租车班车都热乎乎的。穿在身上的有羽绒服,铺在床上的有电热毯,还有暖宝宝随时随地一贴就暖。哪像我们小时候,真的是取暖基本靠抖。那时全是棉花制品。身上穿的有棉鞋、棉裤,棉袄,这是冬天外部行头三件套;里面还有毛袜,毛裤,毛衣,内搭三件套。里三层外三层,真不是夸张的话。于是,我们都穿得像个人形狗熊。小孩子更是支棱着胳膊迈不开腿似的在行走。睡觉盖的是棉被,因为没有电热毯,所以爸爸妈妈一直都为冬天准备的是12斤重的大棉被。你能想象顶着这么重的一床棉被睡觉是什么感觉吗?每一次翻身都像在举重,不过据说厚实的棉被会让人睡得更安稳。能让我睡安稳的应该是热水袋,灌上两个,一个放到脚底,一个抱在怀里,等那一点点热意慢慢和棉被一起把人都捂暖和。若是某个夜晚不知什么原因怎么也捂不暖脚,那就只能一夜蜷缩着睡个不安生的觉。


阅读就是有这样的妙处,虽然是读着这样的写给孩子的书,很多内容倒是勾连起了我自己的若干记忆,这也是一种温故,让心沉浸在时光的暖光中,无比熨帖;又感到书中很多知识也是自己以前不了解的,跃跃着还想去实践着更多内容,比如做腊八蒜,比如买个小爆米花机在家爆米花,比如去看一场傩戏,比如去看看磨豆腐的现场……这又是一种知新,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无限活力。
正如这套书的编者手记里所说的那样:“我们花了四年时间做《狐狸家的岁时记》这套书,就是想让孩子从小睁开眼睛,就能看到这个世界有多么开阔而美好:
小到一株美丽的花草、一颗成熟的甜果子、一顿好吃到念念不忘的饭菜,大到天地万象、历代传统、千古文脉……
我们相信,真切感受过这个世界‘爱’与‘美’的孩子,会获得一种天然而强大的生命力、自愈力和爱的能力,他们的生命体验也会更丰沛、更有质量。节气物候、自然万象、时间厨房、城乡生活、民俗传统、岁时节庆、读诗赏意……每本都有八大内容板块,翻完这套书,你会发现“爱的教育”就藏在生活的点滴美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