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大?能装下蓝天高山黄土地。你说大不大?
按说这么大,什么都放得下,他却格外喜欢做断舍离。他有句“名言”:会做减法的,不只是数学家,还有生活家。
先就把蓝天给收拾收拾了。秋先生很不喜各类积雨云、层云、层积云,厚厚重重,层层叠叠,密密麻麻,还有要么黑要么灰的低云,都太有失轻盈了。只见他大手一划,就像扯棉絮一样,把云掰扯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浓的变淡,厚的变薄,低的抬高,灰的化白,成堆的拉成一丝丝的。哎,这才对嘛,纤云弄巧,够简约,够灵动,秋先生很满意。
秋先生一低头,又犯嘀咕了:“心与秋江一样清”嘛,不行,江河得弄一下。夏日雨水哗啦啦,给江河的肚子喂得鼓鼓的,一吃饱就折腾,水花翻滚,流水浑浊。不好看,不好看,得澄净,得舒缓。怎么办?简单啊,减少降水。天那么蓝,云那么淡,想喝饱雨水,没门。于是,江河安静了,没力气闹腾了。那些泥啊沙啊的一看情势不对,也都赶紧地沉下去了,乖乖地躺平。于是,秋水明镜,天地可鉴。
整理大地是秋先生最大的手笔。柿子啊、枣子啊、石榴啊、橘子啊、梨子啊,红的黄的,大的小的,再好看,挂在枝头都是浓墨重彩的油画风格。还有金色的麦浪、红色的杉林、黄色的银杏叶,都太扎眼了。不行,秋先生现在喜欢的是禅意美学,不要色彩斑斓,而求空幽寂静。少就是多,所以
,这里这里,摘掉摘掉,去掉去掉。于是,秋果们达成了旅游的心愿,快乐地离开了枝头,奔赴千山万水;秋叶们跳下枝头,各去和大地倾诉衷肠;秋先生则达成了审美的追求,看老树干枝,看秋月梢头,耳边似乎听到一丝鸟鸣,鼻尖似乎嗅到一丝桂香,心底升起十分的快意。
现在,他想睡了。“星河耿耿漏绵绵,月暗灯微欲曙天”,睡觉嘛,肯定是在夜色中方觉心安,如果天大亮还躺着,总觉得自己是个懒鬼。于是,秋先生做了最后一个减法:自今日秋分起,白天便日日少点短点吧。太阳听到了,隐了身影,星河垂落拥抱夜空。
天凉好个秋,祝君好梦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