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芜湖思远妈妈
芜湖思远妈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253
  • 关注人气:17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2022-05-20 10:48:10)
标签:

古诗

文化

分类: 绘节气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在做2022年小学生诗词与文化这个系列的内容安排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想在六月讲”鱼“。也许是做计划时恰好肚子饿了,也许是写到六月时正好想起了几句关于鱼的诗,也许是之前讲酒、讲柳、讲桃都风雅的很,这次想来点接地气的,总之,是讲定了鱼。
  小学课文中与鱼有关的诗有几首,与渔有关的诗也有几首: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这几首诗让我们看到了鱼和中国人的生活如何相关:观鱼、捕鱼、吃鱼。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柳宗元《小石潭记》里的这段描述动静结合,写出了观鱼者物我两忘的姿态。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和惠子的这段千古之辩中,庄子展示了作为艺术家的风貌,移情同感,物我合一。
  观而爱之,爱而得之,逮鱼便应运而生。谁是逮鱼第一人呢?古帝舜啊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谁是最有名的逮鱼人呢?姜子牙啊。姜太公名尚,字子牙,吕是他的封姓,《史记·齐太公世家》记:“吕盖常穷困,年老矣,以鱼钓虷(地名)”。”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俗语勾勒出了独特的隐士风姿。
   除了钓鱼,还有其他方式可以把鱼从水里弄到手里: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除此还有其他多种方式。唐代诗人陆龟蒙写了十八首与渔具有关的诗歌,让我们大开眼界: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从中可见,鱼不仅可以用网捕,还可以射、钓、拦、围、叉、罩……可见,老祖宗的智慧从来不落伍,及至今日,无论设备外形材质怎么变,本质的方式并没变多少: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鱼获之后呢?放、养、吃。最为诗人乐道的便是这最后一条: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中国人爱吃鱼。孟子说:“鱼我欲也,熊掌亦为我所欲,二者不可兼得”,把鱼和熊掌并列为珍品。 鲈鱼、鳜鱼、河豚、鳊鱼……我们今时餐桌上沿袭的也不过是古时的食谱。这样一想,文化便是这个意思:既有、传承、创造、发展,涵盖智慧群族从过去到未来的总和。谁能脱离这种文化存在呢?过年的时候,哪家的餐桌上没有一盘鱼呢?鱼不仅是美食,更是富庶、繁荣的象征。一道鱼肴,透着喜庆气,传达着人们“年年有余”“富贵有余”的美好愿望。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鱼文化不仅体现在食文化里,还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鱼拥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原始人相信鱼身上拥有神秘的繁殖力,因而崇拜鱼,希望人能够像鱼一样,多子多孙,绵延不绝。这种崇拜的印记便是文物。 真美,虽然那么简单,但特别美,而且直到几千年的今天,依然具有洞穿这样的美感。
  杀鱼剖腹,不晓得古人在这一过程中有了怎样的火花,反正鱼腹藏书这样的事情出现了。”大楚兴,陈胜王。“谁能想到这样一张从鱼肚子里取出的字条就此改变了一个王朝的命运呢?
  ”鱼书“也随之出现。纸张出现以前,书信多写在白色丝绢上,为使传递过程中不致损毁,古人常把书信扎在两片竹木简中,简多刻成鱼形,故称鱼书。曾有个成语叫“鱼书尺素”,说得便是这个意思。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从实用到浪漫,这之间不过隔了一个虚实。“鱼书”的鱼后来就从象形的鱼形木雕变成真的鱼。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从此,信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双鲤。
      鱼书传情意,鱼符定身份。 这里我们要聊一聊非常有特色的”鱼袋制度“。鱼袋制度是唐宋时官员依据品级高低佩戴不同鱼袋以证明身份的身份等级制度。此制始于唐,盛于中唐至宋,宋以后衰弱。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鱼符早在隋代就已经出现,但其作为一种身份象征放入鱼袋中作为一种确定的制度则是到唐代才确定下来。唐代的鱼符是用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其形为鱼,分左右两片,里面刻有官员的姓名、在何衙门任职、官居几品、俸禄几许,出行享受何种待遇等,比隋代仅有姓名、官品的身份证要完整的多。 
       鱼符分左右两半,中缝处刻有“合同”两字,分开后,每半边符上只有半边字,合在一起才见完整“合同”两字,所以又称此符为“合同”。后代签约,一式两份,中缝盖章,双方各持一份凭据。这种凭证统称为“合同”。“合同”一词由此而来。而铜鱼符则成为征调军队时的一种凭证。
       宋时不再用鱼符,而是在袋上用金银直接饰以鱼形。宋时鱼袋分为两种:金鱼袋和银鱼袋,而紫金鱼袋和绯银鱼袋之说中的“紫”和“绯”分别是佩戴鱼袋的官员的官服颜色,四品以上才可以穿紫袍,七品以上可以穿红衣服,七品以下只能穿绿衣服,至于没有品的,就只能是皂白,也就是黑色和白色的衣服。而相应的紫袍佩金鱼袋,红袍佩银鱼袋。而七品一下至庶人无袋可佩。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鱼书是文人佳话,鱼袋是官家荣耀,而关于鱼的诸多吉祥话则很接地气。年年有鱼通年年有余,意思是生活富足,每年都有多余的财富及食粮;鱼跃龙门的意思是比喻举业成功,或地位高升;如鱼得水:意思是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鱼米之乡:意思是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鱼龙百变:意思是像鱼龙那样变化多端。
        及至今年,”锦鲤“已成为网络用语,绝不仅仅是一条红鱼这么简单了。锦鲤被称为"好运鱼"、"风水鱼"、"水中活宝石"、"观赏鱼之王"。锦鲤因为色彩绚烂,如水中牡丹,所以又称“富贵鱼”、“贵族鱼”。也因而成了好运的代名词,转发锦鲤便是希望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说鱼的吉祥话,最淋漓尽致地表现在餐席上,那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就这一条语,就这几句话,一圈下来,一桌子人都顾全了,尊者,晚辈,陪客,全都喝起来。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千年来,我们的快乐依然如此简单。吃喝玩乐,最后我们一起来玩鱼——鱼拓。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海阔凭鱼跃——和小学生聊鱼文化
       这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是的,古老自宋代起,延续至22世纪。至此,一条鱼的前世今生就这样说完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