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我们读了绘本《妈妈下了一个蛋》,回答了“我从哪里来”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要用更多的时间去追寻一个答案:我是谁?
这个问题看上去很好回答:我就是我啊,我就是思远妈妈啊!可是,深入一想就会发现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如果别人起了名字叫“思远妈妈”,我们是同一个人吗?如果名字只是代号,那么怎么才能清晰表达“我是谁”呢?如果去掉符号化,我对自我的评价客观吗?我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我一样吗?我真的认识我自己吗?我究竟是怎样的我?……这个问题是可以逼死人的,比如《武林外传》里吕秀才就用这一问忽悠了失忆的杀手姬无命,让原本来杀人的姬无命自杀了。
“认识你自己”作为古老的哲学命题,一直在引导着个体在生命的旅途中不断思考和发现。哲学家周国平说: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认识你自己”理解为认识你的最内在的自我,那个使你之所以成为你的核心和根源,认识了这个东西,你就心中有数了,知道怎样的生活才是合乎你的本性的,你究竟应该要什么和可以要什么了。
这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今天要读的绘本《鱼就是鱼》便是这个探索过程的缩写本。
鱼很幸运,它能够为梦想说干就干。就像当年很火的那位女老师一样:“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说走就走,是任性,也是洒脱。“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道理容易懂,真正去追逐远方、真正栖居在诗意的却不多。
鱼很幸运,它的开始和结果都没有遇到嘲笑。
我们总是习惯阻拦那些异想天开的想法,我们总是奚落那些没有实现的尝试。《鳄鱼哥尼流》总在尝试新鲜的本领,可是一次次地被看轻:“那又怎么样?”是的,很多时候,真的不怎么样,我们太容易功利,太习惯于在舒适圈生活,我们都读懂了《坐井观天》的故事,却常常喜欢坐在自己那无形的井中。
鱼很幸福,它认识了自己,接受了自己。留守女孩报考北大考古系新闻一经披露后,被很多人唱衰,这姑娘却特别淡定地回应:“我个人特别喜欢,我觉得喜欢就够了呀!”真的啊,喜欢就够了啊,看清自己的路,走下去的每一步都特别明确和踏实。
鱼就是鱼,你就是你。成长就是那个不断认知自我的过程,愿你有鱼的幸运,也有鱼的幸福。
最后,推荐另外一本同主题绘本《小猪变形记》。在故事的最后,“太棒啦!”小猪高兴得大叫:“原来当小猪是最开心的事情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