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妮卡•菲特(Monika
Feth),一九五一年生于德国哈根市。她的老师描述说,莫妮卡自小就是个爱做梦的女孩儿,并拥有太多的想象力,所以她得寻找一个可以让她实现这两种能力的职业。文学硕士毕业之后,她的第一份工作是记者,并曾参与儿童刊物的编辑工作。目前莫妮卡•菲特是一位隐居在小村庄的自由作家。“
这便是我在网上能找到的关于这位绘本作家的全部资料,也是第一次,我找不到关于一个作家的任何照片,除了她的作品图片。
这样也好,倒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的一段妙论。钱老对想拜访他的女士说:"假如你吃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又何必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
作家以作品立名,我们不做那么肤浅的阅读者,今儿,我们只看鸡蛋,哈哈。
这是我极喜欢的作品。是买来的几套儿童哲学读本中最有故事性和深度的一套,不仅适合孩子读,更适合大人读。
为什么要读哲学呢?
其实这不是个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意识中开启了哲学的思考:作为人,谁不曾问过自己问过别人为何生、怎样活、如何死这些问题呢?
哲学问题的其一大类追问的便是人生的价值、意义和准则。”儿童在很小的时候也会提出这类问题,如何分苹果才是真正的公平?为什么我出身在这个家庭而不是那个家庭?撒谎为什么不对?人死后为什么不可以像爸爸出差一样再回来?人和动物有什么不同?今天我做什么才最好玩?他为什么和我想得不同?从摇篮时期到四处游学,儿童无不处在对自己生命的惊讶之中,处在道德的困惑之中,和无数难以选择的诱惑之中,人生问题常常不经意地被提出。这类问题,常因其研究内容不同而归入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科学门类之中,而里面最一般的问题,最难以用科学来言说的谜,最具个体性和主体性的人生之谜,却总归属在哲学的伦理学领域,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无穷的探讨之中。“
但这些答案不能生硬的告诉孩子,而要让孩子自己去感悟去品味去理解。智慧很抽象,所以有了寓意。这四本书讲的是智慧,说的是寓言,表达的是哲学,希望的是思考。思考产生的思想,恰恰是不能被禁止的。人人都向往美好,喜欢追求梦想,梦想里有五彩缤纷的颜色。
这些书来自德国。德国文化游什么特点呢?有人这样说过:
一言以蔽之,那就是理性的深度。这个深度同样体现在四本读本中。我们来体悟其中一本吧。
封面明明是这么丰富的颜色,标题却是《当颜色被禁止的时候》,那么这个封面如果不是故事的开始,就是故事的结尾,会是哪一种呢?在猜测中打开书本的阅读体验是很好的。

这一页是环衬,白色的环衬。如果去问熟悉阅读绘本方式的孩子,他们就会知道,这白色不等于空白,一样有表达的内容。想想题目,当颜色被禁止,世界不就是一片白色了吗?

一个咆哮的人。这是发布禁止令的独裁者,还是不满禁止的反抗者?

一个微笑的人。这又是谁,什么状况?


故事是从一位老总统开始的。这是一位民主、亲民、博爱的总统,他从没想过让自己成为最富有和最高贵的人。他更愿意看到百姓们的开心笑颜,更希望每个人都幸福。
他经常乘车穿过大街和小巷。“只有亲眼看到国家是什么样子,”他对部长们说,“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总统向百姓挥手,百姓也向他摆手致意。有时,他还会下车和大家聊会儿天。
在那些日子里,大街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外衣、裙子、裤子、围巾和帽子,就连房子也都涂满彩绘,看起来就像巨大的花朵和蝴蝶。总统欣喜地注视着它们,同时听着从花园里传来的孩子们的笑声。
“一个彩色的国家永远是一个幸福的国家。”老总统说。
看到这句话,想想我们的过去和现在,太有感触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国家,真好。






可是,作为故事,它总是有起伏变化的。
老总统去世了,换上了一位新总统。这是个独裁者,他想把世间所有美丽的东西都占为己有,不允许任何人享受像自己那样的奢侈生活。
“从今天开始,”他说,“要禁止所有的颜色。”就连那些唯一能够让百姓们快乐的五颜六色的鲜花、树木和灌木也被连根拔掉、刨掉或者锯掉了。可是,即使如此,还是有让总统不能摧毁的颜色——彩虹。
每当雨过天晴,人们就会跑出屋子,等待着彩虹出现。他们尽情地享受着那美丽的颜色,感觉似乎又回到过去的美好时光。就在这个瞬间,他们忘记了可怕的总统和士兵,也忘记了恐惧。
总统愤怒地走来走去,长长的粉红色睡袍拖在身后。“我现在需要一个能够赶走彩虹的巫师,赶快给我弄个巫师来!”
——看了这些页的内容,我深刻地感受到悲哀,也想起了一些故事或者历史,比如《皇帝的新装》,比如道路以目的历史。《国语·周语上》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那么,谁会是这位总统的开智者呢?
似乎只有一个人能做到这件事:一个巫婆。她是一个聪明的老妇人……





巫师拯救了大家,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总统的覆灭也验证了一句老话:欲要其亡,先要其狂。不作不死,也是这个意思吧。

封底又是一个微笑的人。他是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笑了。
我想,这本绘本告诉我们的也就是关于微笑的哲学。如何让自己和别人都快乐,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大问题,亲子关系,婚姻关系,朋友关系,种种关系和谐的秘诀是开阔的包容。
曹可凡曾对话龙应台:“您对社会公共话题经常保持新鲜的感觉,给予非常犀利的评判,在您眼中,一个当代的知识分子应该对周遭的生活世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龙应台眨巴着小眼睛,对胖头可凡说:“我觉得首先要从个人出发,我基本上不敢说,知识分子应该如何如何,或者作家应该如何如何。作家有很多种,一个作家,他很可能非常关心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也可能有作家完全只关心自己的个人内心世界和情感,我不能说前者就比后者重要,但我可以说的是他可能还是要从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志趣所在去选择他自己在这个社会里头的位置,比较重要的是一个作家和知识分子找到了最适合自己发挥的位置,他只要在这个位置上做到极致的好,他自然而然有他的影响力。”
又想起最近龙应台写的《母兽十诫》:四年的“母兽自我再教育”下来,又看到一些其他母兽的行为,我已经有些心碎的体会可以分享了,主要是你“绝对不要做”的十件事。这十件事一言以蔽之就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只要尊重才能获得和谐。不要越界,不要独裁,哪怕以爱的名义,哪怕以所有受过的苦,都不可以。
我是谁?我想起了张国荣的歌词: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每个人都是一种颜色,允许每一种颜色的存在,并充分的承认,这就是幸福生活、和谐社会。你做到了吗?
“在真正的哲学讨论中,儿童可以成为出色的讨论者……”试试看,用这套书开始你和孩子的哲学讨论,证明一下:孩子都是哲学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