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看到这张图片时,我一下子想到了蔡康永的经典造型。不过,蔡先生的鸟造型是拗出来的,而莫先生的鸟造型是有出处的:这位正是《别让鸽子开巴士》等系列”鸽子“绘本的创作大师啊。
在创作童书前,
他为《芝麻街》等许多知名儿童电视节目写过剧本,也创造了许多著名的卡通形象。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戏剧的张力;每一页都是一个分镜头。没有多余的人物,没有多余的废话,没有刻意的笑料,没有煽情,只有恰到好处的幽默。到2003年开始创作童书时,这些特点依然延续在他的作品中。《别让鸽子开巴士》就是其中典型的一本:
这套绘本思远听的是叽里呱啦里的朵朵老师讲读的,每每都看的津津有味。漫画式对话,如同情景喜剧,都是带有自然拼读或者语法学习的韵律,句式简单重复,朗读起来非常有节奏感,确实是英语绘本启蒙的好读本呢。也有人说,这套系列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孩子:两三岁的孩子学会表达,四岁的孩子可以模仿,五岁的孩子能体会幽默,六岁的孩子能学习道理……
当然,相对于”有用“,我更看重”有趣“。正如编辑推荐语所说的那样:
”今天的“有用”也许到了明天就过时,但“有趣”能源源不断地创造生活与学习的热情,推动人进步前行。比起教会孩子“有用”,培养孩子成为有趣的人,让他们拥有富足、积极的内心,获得使自己和周围人快乐的能力,才更为重要。
也许你的孩子会跟开心小猪找到共鸣,她拥有好奇心和创造力,总能从积极的视角观察身边的世界,让平凡小事变得与众不同,更把快乐的情绪传递给身边的人。遇到挫折时,她总能转个弯,开辟新的路,继续乐观豁达地往前走。
也许你的孩子如大象哥哥一样敏感、谨慎,但在鼓励之下,他也去尝试跳舞、扔球,甚至飞起来……他不断突破自己,探索新事物,也变得更自信、更快乐。
也许你和孩子的关系也像开心小猪和大象哥哥,别无所求、无比真诚地关心、信任着对方,这成为他们勇气和智慧的根基。
17个只为“有趣”创作的故事,何尝不是更“有用”的收获?“
当然,我而能创作出这么有趣的绘本的人,本身就应该是十足有趣 。莫•威廉斯则恰恰属于这种类型。他的另一套经典绘本”古纳什小兔“系列也是让人忍不住想一看再看的书。
看到这张宣传单页的介绍语,你会不会被打动?至少我被那句打动了:孩子看似不可理喻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没被理解的需求。在国外,人们管孩子两岁左右的时期叫做“烦恼的两岁(Trouble
Two)”,意思是,这个年龄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经常会让大人头疼,感到难以管教。比如像翠西那样做鬼脸、耍赖,比如像翠西那样一分钟也离不开她的宝贝兔子……对此,家长只有理解和尊重,才能懂得这些“不可理喻”的行为背后的含义。事实上,何止是不会说话的孩子如此,长大了的孩子和成人亦如是。我们总是不大习惯或不大擅长表达自我的需求,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渴望不能用语言表达,只能盼望有人能懂。
幸运的孩子们被莫·威廉斯懂得。《古纳什小兔》、《又来了,古纳什小兔》和《再见了,古纳什小兔》三本书借小兔一次次失而复得的故事,以独特而极富洞察力的视角,记录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节点:学会说话,交到朋友,笑着说再见……也在教孩子处理成长中一系列矛盾复杂的情感:不会说话的时候,因为渴望表达自己而感到焦虑;开始接触同龄人,要学习正确分享,积极交朋友;随着年龄增长,要鼓起勇气跟心爱的事物告别,关爱他人。可以说,古纳仕系列正如同大卫系列一样,是一个孩子的成长记录册,也正因此,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











“古纳什”一词的原文是“Knuffle”,来自荷兰语,意思是“柔软可爱的抱抱兔”。而这个词也成为了小女孩翠西会说的第一个词。因为心心念念,所以朝朝暮暮。看着翠西对小兔的眷恋,就会想起另一本绘本《阿文的小毯子》。大概很多孩子都有个一刻也离不了的“宝贝”吧,不管做什么都要随身带着,这对他们来说是最最亲密的伙伴。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和我们一起外出去云南旅游时,还和她的一只玩偶形影不离。如果她读到这本《古纳仕小兔》,不知道是否会被打动,被触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和最美好的回忆?所以,有人说,大人和孩子都能在书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一起来读这样的绘本吧,不论是淘气的小鸽子,还是甜蜜的大象哥哥和小猪妹妹,还是可爱的古纳仕小兔,都让你和孩子觉得熟悉,那些相似的故事、场景和心情只有你们能懂,一起分享时光和秘密,让愉悦甜蜜的感觉一直荡漾在你和孩子的心里,这种感觉该有多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