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Johnson,1906-1975)

(2017-04-07 09:19:11)
标签:

克罗格特·约翰逊

《胡萝卜种子》

《阿罗有支彩色笔》

分类: 绘大师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这个头发稀疏的美国人一定很受孩子们喜爱,你看,围着他等待签名的孩子脸上有满满的笑意。而我很好奇的是:他签了什么,引得孩子们伸颈微笑?
       要知道,他笔下的阿罗就有一支神奇的彩色笔,每一笔下去都无法预测,而每一笔终了都会让人恍然大悟,拍手惊叹:怎么想到的呢?
       这个拥有最神奇想象力的绘本大师就是克罗格特•约翰逊。
       这个大师戏称自己是“世界上最懒的人”。我可不相信,即使他不动笔,他一定一直在动眼动脑动心。你看,他的头发稀疏,不正是用脑过度的结果吗?聪明的脑袋不长毛,这句俗语还是有点道理的。克罗格特•约翰逊应该十分喜爱自己这个形象,因为,他笔下的主人公也都是这个样子的啦。不信?请看——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这就是他笔下的两个主人翁阿罗和小男孩。
     阿罗可不是个一般的孩子哦,他聪明、单纯、可爱,热爱幻想并有幽默感,他还有一个法宝,对,就是那支彩色笔啦。
     先来一起欣赏这一本《阿罗有支彩色笔》: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第一次读这本书就被吓到了:这样的创作是怎样想到的呢?而当我阅读完这一系列的作品后,我深深地折服:艺术家都是被施了魔法的!迄今为止,他的这种具有开创性的图画类型与风格,都被认为无人可取代或模仿。
      绘本本身是极简单的,一个孩子,一支笔,大片空白。可就是这大面积的空白引爆了最无穷尽的想象力,吸引了最无穷尽的阅读兴趣:下一笔,下一页,会是什么呢?看得到的开头,看不到的发展,这留白因为被称为“儿童图书历史上最有价值的空白”。
       这留白也是阅读时间的留白。当我们和孩子共读一本绘本时,掌控阅读节奏的反而应该是孩子。习惯读字的成人往往忽视了细节,而读图的孩子却爱在细微中发现绘本的奇妙,读慢一点,这需要留白。思维的发展也离不开提问,离不开思考,这也都需要时间,想一想,不着急,猜一猜,看一看,在印证猜读的过程中,我们能得到更多的惊喜,这种快乐的获得也需要节奏的留白。
      我甚至还在想,这留白也应该是作者自身创作时状态的反映。这么魔法的书的创作离不开灵感,但创作本身也许不那么流畅,边画边想,边画边改,这留白就是作者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当然,所有的留白都有最初的点。这也正是阿罗系列绘本的创作手法:发散性思维,找到一个点,然后开始漫无边际的编下去。是的,随便编,怕什么呢,阿罗的彩色笔是神笔哦。比如,这本《阿罗在马戏团》: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这是外国版的神笔马良啊,只是没那么深重的社会意义,却因而带来更加纯粹的阅读快感。只需要翻页,只需要惊叹,当然,也可以来游戏。比如《阿罗的ABC》: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这本书让我想起了绘本《克里克塔》,同样要凹出字母造型,同样妙趣横生。我们的孩子也同样可以来玩这种游戏啊。数字的早期学习不就离不开象形的记忆法吗?不妨再有创意一些,编一本数字的变形绘本。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这一切都离不开想象力。
       这也是阅读绘本的原因之一。朱永新老师反复强调:“让阅读为你的童年打好精神的底色。”保护想象力,丰富想象力,也是精神的底子。这样才能在贫瘠时不缺少欢乐,在单调时不觉得乏味。你需要的不过是大脑中的天地。小时躺在床上被逼着睡午睡,睡不着又不敢动,就张着眼睛看天花板,嘿,可真有趣:那几个点线连起来是个小男孩,那几个点线连起来是个小蜻蜓,小男孩能捉到小蜻蜓吗?就这样胡思乱想着,一中午就给打发过去了,很开心地过去了。
       每个孩子都有天赋想象力。这点想象力是种子,非常小的种子,一开始都长得很快,很喜人,可是,不是所有的想象力都能长成一片草原或者一片森林的。那需要呵护,需要相信,需要助力。我想从这个角度来解读克罗格特·约翰逊的著名绘本《胡萝卜种子》: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胡萝卜种子》和《安的种子》很相似,主题都是关于种子的守望的,而且都有美满的结局。静待花开因而成了很多家长的口头禅。但是,只是守望,就是守株待兔,哪有不劳而获呢?你看绘本中的小男孩每天坚持拔草浇水,从不懈怠,一直努力,这才有了最后的发芽啊。我想,比守望更重要的是相信,比相信更重要的是有所为。
     关于信任的力量,这是玄学的,也是积极心理学的,也是教育学的。一个孩子的教育过程就是一起树立信心的过程,没有一劳永逸的步骤,只有漫长的相信。微信玩笑说:每一个陪娃写作业的妈妈都是在历劫的上神。有道理。那么支撑我们历劫的力量是什么?是爱,是信。今天读到这样一大段文字,想来和朋友们分享:
     “6到12岁,真真切切喜欢他。因为儿童进了学校以后,老师对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评价,他可能会在学校里受到一些负面的打击,或者觉得不如别人。这时他就需要从家长眼里看到,你们不会讨厌他,不会不爱他。你要给他一个可靠的保证。但是儿童阶段的孩子,比较容易招人烦,讲话颠三倒四,脾气也大,家长经常会不耐烦,而你必须要让他感觉到你很喜欢他,特别是他犯了错误后,要能站在他的情绪里理解他。
         12岁以后,实实在在相信他。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你要一遍一遍地相信他。如果你不相信他,那么他的行为会是很糟糕的,他永远也长不大。你只能相信他。从一开始相信他10%,再到25%,再到相信50%,最后完全相信他,那样才能像个人。一次次的相信,到最后才会得到一个完全懂得自控的孩子。
        如果做到这几句话,就是真正掌握了家庭教育的核心要素,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说易行难,说到真切的喜欢和实在的相信,很多家长都一定想这样做,只是面对各种状况,坚定而从容地做下去确实不易。不吼不叫做妈妈是种理想的状态,一地鸡毛鸡飞狗跳才是真实场景。但,这不是我们不去做的理由。
        真切的喜欢,实在的相信。
        教育的真谛从来都很简单。那就从守护孩子的第一笔画开始吧,无论多么抽象,多问一句“这是什么?”多赞赏一句“很有想法”。谁知道呢,也许,从那一笔开始,他书写的就是自己美丽丰富的人生。
       绘大师:【美】克罗格特·约翰逊(Crockett <wbr>Johnson,1906-197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