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Hall Ets,1895-1984)

(2017-03-02 20:24:48)
标签:

玛丽·荷·艾斯

分类: 绘大师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这是一张有着时代印记的老照片,留下了一个女子的美丽和优雅。我喜欢这种老派的美式的风格,一如我喜欢的默片,在寂然中已经历尽千帆,纵然无声也动人。
       玛丽·荷·艾斯。简单,隽永。
       在已经了解了几位绘本大师的生平之后——哪怕只是仅仅了解了几位大师——也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个体经历和绘本创作间不可忽视的关联。对于玛丽·荷·艾斯而言也是如此。她的最著名的作品是《在森林里》,便折射着她的经历。
       玛丽·荷·艾斯从小就特别喜欢森林,一到夏天,全家就会到诺斯伍德的森林中生活,在她的记忆中最开心的就是儿时夏天的生活:
   “我独自一人奔向黑暗的森林,在那里能坐好几个小时。我喜欢在那里倾听夏风吹过松树树梢的声音,期待森林中生灵的出现,比如,领着小鹿的鹿妈妈、豪猪、獾、乌龟、青蛙等等。”
       后来,在人到中年之时,她再次与森林相会,只是这一次,森林于她而言是一种隐喻:森林散步是一场奇遇——既是生之旅,也是死之旅。此时,她和爱人哈罗德•伊特斯博士已经和病魔抗争了10年,在这艰难的时间里,她深切地体会到“人生如梦”的虚幻,这就有了这本充满趣味而又充满哲理、让孩子喜爱让大人沉思的绘本。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这是一次说走就走的出发:戴上一顶纸帽子,拿上一个新喇叭,用喇叭唤醒了沉睡的狮子,一起开启了森林之旅。页面翻动,加入的动物越来越多:两只正在戏水的小象、两只贪吃的大棕熊、袋鼠一家、两只顽皮的小猴子、生病的鹳鸟和胆小的兔子。于是,散步升级成为狂欢、野餐、捉迷藏,别说有多高兴了。看到这里,你一定也会不其然地想起《和甘伯伯去游河》,同样的叠加叙事法,相似的故事情节。可是,这两本书的走向产生了完全的差异,《和甘伯伯去游河》虽然发生了落水的意外,结局是大家一起喝茶并相约下次再一起去游河。这是温馨的结局。《在森林里》却讲述了一个梦境般的画面:动物朋友都躲藏起来,轮到我来寻找他们时,一切刹那间消失了,原来那都是幻觉,现实里站在我面前的是爸爸。幸运的是,主人公有一个宽厚的爸爸,他相信了儿子的奇遇,并告诉他动物朋友会一直等着他,期待下一次相遇吧! 
       这是作者的自我安慰,也是一种旷达的体悟。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就像这样的森林之旅吗?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共历苦乐,那一切都值得珍惜和回味。相逢是缘,别离也是缘,把人生当做随处可以安放的旅行,不惧不悲。
       好了,把这本绘本说的这么深刻,很多人大概会联想到《活了100万次的猫》,认为孩子们不一定读得懂或者不喜欢。可是,可是,孩子们喜欢《活了100万次的猫》,也喜欢《在森林里》,因为,这是绘本啊,这原本就是写给孩子们的书啊。他们可能参透不了生命的禅机,却能得到简单的快乐:游玩啊,朋友啊,野餐啊,都是他们喜欢的。甚至那种幻灭也是能被他们轻松接纳的,因为,孩子们本身不就是爱做梦的吗?他们就是这样常常用幻想来打发无聊,来逃避,来疗伤,来获得快乐。  
      1953年,《在森林里》出版了九年之后,玛丽•荷•艾斯推出了它的续集《森林大会》,依然是朴素、亲切的炭笔画。玛丽也画过彩色的作品,比如获得1956年凯迪克银牌奖的《和我一起玩》以及获得1960年凯迪克金牌奖的《还差九天圣诞节》等。她被美国图画书界誉为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树立了图画书典范的作家之一。
     ——好吧,我想你也一定注意到了:这是一位获奖狂人啊,而且全是高段位的。是的,美国凯迪克大奖设立以来,获得金奖及银奖次数最多的是莫里斯•桑达克(7次),紧随其后的就是玛丽•荷•艾斯(5次)和杰瑞•平克尼(5次)。
      厉害吧,所以,她才能成为松居直先生的最爱吧:
      “假设要是有人问我‘你最喜欢的作家是谁’,我一定会脱口而出:玛丽•荷•艾斯!
         要是问我‘你最喜欢玛丽•荷•艾斯的哪一本书’,我一定会说是《在森林里》!”
       这一定是有缘由的。世间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玛丽•荷•艾斯的魅力正在于她的简单隽永。
       用色简单,画面简洁,这是她作品的特色之一,尤其是对黑白两色的钟爱。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这种用色或许是一种习惯,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尊重,对孩子天赋感受力的尊重。现在有一种绘本的认知,即“给孩子看的画应该颜色鲜艳。”我直接引用一段陈述吧:
     “事实上,婴幼儿的视觉和审美还有待发展,天天给他们看电脑上色的颜色过于刺眼的读物(电脑合成的图画书,狭义上来讲,此类不属于绘本,绘本的颜色大都是真实颜色调制出来的,电脑合成的颜色现在未必调配出来,以颜色艳丽为主要特征),就像给孩子天天吃味道特浓的菜,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绝不能吃出菜本身的味道以及高级厨师的微妙的调味。为培养儿童有品质的审美能力,应该从小接触有品质的艺术品。在西方受欢迎的经典绘本,大部分的颜色并不鲜艳,甚至过去黑白印刷的绘本至今还在不断的重印,有些绘本在大人记忆中是彩色的,但是重新拿出来看,却发现原来是黑白的。那么如此,或许你就能理解黑白书的价值了。”
      《让路给小鸭子》、《100万只猫》、《讨厌黑夜的席奶奶》、《爱花的牛》等都是这样的黑白绘本,呈现出特别的艺术氛围,像版画,像插图,质朴为美。
        第二层面上的简单则是指单纯诗意的风格。用第一人称娓娓道来的故事,细腻地表达出儿童的情感,浅浅缓缓,和画面相得益彰。比如这本《风喜欢和我玩》。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绘大师:【美】玛丽·荷·艾斯(Marie <wbr>Hall <wbr>Ets,1895-1984)
      这是一个孩子的自得其乐,专属于孩子的快乐,因为长大了的成人已经丧失了这种想象的能力,这种不需要物质就获得快乐的能力。封面上的孩子捂着自己的帽子,微抬着头,腼腆又开心地笑,就像在看镜头在拍照片。我一下子被这种真实感打动了,那是不是就是过去的我们、现在的孩子自己?翻着这本书,我仿佛回到了儿时生活的大院,看到了自己和妹妹在槐树下、梧桐树下、葡萄架下玩耍的情景,甚至听到了那时的风声笑声。玛丽·荷·艾斯的绘本就是有这种打通时光、直抵人心的魔力。
       在她的笔下,自然和生命彼此交融, 絮絮私语,轻浅笔触,却一不小心就流传了百年。读她的作品,读她的故事,看到自己的世界。经典,大抵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