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自闭症孩子害怕荡秋千说开去

(2015-04-07 13:53:48)
标签:

育儿

教育

分类: 自闭症家庭康复训练

很多家长都说自闭症孩子害怕荡秋千,我们老二也是。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如此害怕水平方向的摆动呢?无意中,我找到了答案。

 

人类的“感知机器”

 

人脑中包含一些对环境中常见事物反应灵敏的神经元,水平和垂直方向是环境中常有的特征。行为实验的结果表明,人类对垂直和水平方向敏感的神经元比对其他方向敏感的神经元多。

 

科学家们分析,根据自然选择理论,有助于生物生存的基因特点会被复制,并遗传给后代。如果一个人的视觉系统包含对环境中重要事物反应灵敏的神经元(例如,在森林中经常出现的垂直或者水平方向),那么比起没有这种神经元的人,他更有可能存活下来,并且把这种基因遗传下去。因此,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视觉系统得到塑造,发展出了对环境中常出现的事物更敏感的神经元。

 

基于经验的可塑性

 

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大脑被不断地改变,进而能更有效地感知环境。大脑结构受经验影响而发生改变的机制被称为“基于经验的可塑性”。

 

围绕“基于经验的可塑性”,科学家对猫和人做了相关实验。以猫的实验为例,通常猫的大脑包含对各种方向敏感的神经元。但把猫喂养在一个只有垂直或者只有水平方向线条的环境中,猫的视觉皮层就会被重新塑造,只剩下主要对垂直或水平方向进行反应的神经元。这表明,大脑功能为适应特定的环境是可以进行充分调节的,持续接触环境中常见的事物,会使神经元发生改变,以对这些刺激做出灵敏的反应,这就叫“基于经验的可塑性”。

 

所以,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只要我们通过各种渠道,让孩子在水平摆动的状态下多多适应,孩子就会对荡秋千慢慢形成反应。同理,对于还不会双脚蹦跳的孩子来说,多多创造让他们双脚蹦跳的机会,或者多跟孩子进行辅助蹦跳的游戏,他们也会慢慢建立对垂直运动的反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