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导学案--------《感谢有你》教学预设
(2015-01-22 19:27:52)
标签:
情感 |
作文导学案--------《感谢有你》教学预设
武夷山二中
设计思路:《基于“教学做合一”的反思性作文教学研究》课题的重点是它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指导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反思能力。“作文自我提问单”是研究学生作文反思能力培养策略的运用。写作文自我提问单并修改作文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能引导学生努力探索,注意观察生活,掌握写作技巧,丰富语言积累,写出更好的文章。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学会感恩,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向上的正能量。
2、让学生认识反思作文的重要性,并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对结尾点题进行写作指导。
2、能运用作文后记卡对习作进行反思并修改。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
四、教学资源准备:课文经典语段、学生习作、反思提问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从视频导入主题。
二、写作指导
(一)、审题及思路点拨
文题“一路有你”,其题旨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色彩。当学子们从懵懂走向明理、从稚嫩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时候,其成长的历程,会让他们记住许多曾经让他们感怀的事情、回味许多曾经让他们感动的人物、体味许多曾经让他们受益的哲理,这些在他们的人生履历上留下印痕的点点滴滴,如甘泉濡湿着他们成长的岁月、丰盈着他们年轻的生命,因此,以“感谢有你”为题,就使学生所写的内容彰显着强烈的人文特色。
思路点拨复习:1、寻常思路,就近取材中扩展思路:文题“感谢有你”的关键词是“你”。本处的“你”,我们通常想到的是 “人”的范畴。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实在在的个性鲜明的“人”——这个“人”,可以是对自己亲情奉献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等亲人,可以是给自己友情力量的同学朋友,可以是教给自己学业、让自己远离愚昧和平庸的老师,可以是倾心给予自己帮助、让阳光照耀自己生活的陌生人……;
2、逆向思维,创新立意中扩展思路:当你觉得写人太多流于平俗时,也可创新思路,让“人”指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具体的“物”,如伴随自己走过无忧的童年生活的书籍,放飞思绪、记载心情、见证长大的心爱的日记,寄托自己情感、勾起美好回忆的文具……;还可指精神生活中抽象的概念,如引领自己到达成功彼岸的理想和信念,鼓舞自己跨越人生坎坷的勇气和信念,支撑自己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毅力……
3、结合时代热点扩展思路:“你”也可指电话、网络、奥运、公益活动、改革变迁、志愿者、雷锋精神……写作对象的丰富性,决定了本文选择的写作题材的丰富性。
4、在文学储藏中扩展思路:例:书籍、数学、文学、诗歌、童话等。
(二)、写作提示:“感谢有你”中的“你”,也暗示我们:最好以第二人称的口吻来写作文章,因为第二人称的陈述方式,易于事情过程的叙述和文章情感的抒发,易于近距离的沟通和交流。如果写作本文时用第三人称的“他”取代“你”,就会陷入审题的误区,造成人称的混乱,从而影响表达的效果。
(三)、本课训练重点:文章的结尾
俗话说:“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篇好文章,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所谓“豹尾”,便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结、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
“卒章显志”式的结尾——
这种结尾方式也叫“画龙点睛”式,也就是在结尾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是用得最多的结尾方式。而“点睛”的方式又可分为下面几种:
1、用抒情式点题结尾。如“老师,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走不出您的视野。感谢您的一路呵护,一路鼓励!”(《感谢恩师》)抒发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用感悟式点题结尾。如“她让我懂得了宽容,学会了宽容。”(《宽容》)
3、用比喻式点题结尾。如“诚信是诚实,诚信是守信,诚信是一句承诺,诚信是许诺后的行动,诚信是一根不屈的脊梁。”(《诚信——世间最美的》)把诚信比作脊梁。
4、用总结式点题结尾。如“感谢语文,是你不经意地从我身边走过,在不经意的回眸间,让我认识了安易,也了解了安易,欣赏了安易,在凄苦的经历中,不禁使人心生怜惜,疑虑而问,在那沉醉的旧途中,身世坎坷的女子是否找到了小路?”(《语文从我身边轻轻地走过》)既总结了上文内容,又点题。
“呼应开头”式结尾——
先看《战胜自己》的开头和结尾:开头:善于战胜自己,这是我的长处。这
结尾:善于战胜自己,这就是我的长处。困难前面不失掉信心,要有勇气战胜之:成功时不趾高气扬,要看到缺点,保持冷静的头脑。
这种结尾方式能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记叙事件”式结尾——
这种结尾方式能使文章显得含蓄,使读者有回味的余地。如《给我一个理由》的结尾:“我走出小店,看到太阳正对着笑。”含蓄地表达了善于微笑而得到了好的回报的主题。
“描写景物”式结尾——
总之,结尾应像老虎的尾巴那样,漂亮而有力。
范文欣赏
三、概述作文情况、明确评改要求
1、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呢?
2、请评卷组长谈谈这次作文的优点与不足。
四、下面我们一起出谋划策。
1、学生修改作文,分组(以前后座位组成4——6人为一小组),小组交流(分工明确:定好记录员、发言人).
3、班级交流: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意见或建议。
4、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
5、总结写作方法与技巧:
五、课后作业:根据个人自我反思及小组交流的意见或建议进行二次作文。
《
姓名:
|
项 |
自我反思 |
小组反思 |
教师点评 |
|
是否揭示主题 |
|
|
|
|
叙事是否具体生动(运用环境描写、恰当修辞、细节描写) |
|
|
|
|
重点是否突出 |
|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