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导学案教学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2014-12-01 19:47:27)
标签:
教育 |
开 题 报 告
|
课题名称 |
初中语文导学案教学有效性研究 |
|
立项编号 |
Wys201410223 |
|
学科分类 |
中学语文 |
|
课题负责人 |
吴小琴 |
|
所在单位 |
武夷山二中 |
|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过程简述、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12月1日上午 地点:初二(1)班 评议专家:郑沂、陈文慧 参与人员:吴小琴、林巧、关晓佳 、范水彩、林淑英 会议流程:
1、
2、 3、课题指导陈文慧老师对吴小琴老师开展课题表示支持和鼓励,建议吴小琴老师多学习,多实践,把这项工作搞好。 4、课题指导老师陈文慧对课题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了指导。 7、吴小琴老师表示,感谢领导的指导和重视,决心争取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出成绩,确有所得,争取结题通过。 |
|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一、课题界定
1、“导学案”:是由教师课前设计的、有利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学案”和教师课堂教学的“简案”二者合一的教学案例。是一种融教师的“简”案、学生的学案、分层评价练习为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探究活动的载体。“导学案”的核心是把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精心设计成问题的形式来进行导学、导练、导结。实质是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形成教学合一,培养学生主动构建知识能力。 二、研究目标、内容 研究目标
(1)促进我校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树立高效课堂教学观。 通过对导学案的编写探索,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1、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数学整体成绩不高,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研究内容:
1、导学案的使用课题研究我们已经做了一个学年,所以可以先对上个学年学生导学案的使用进行调查问卷。 三、实施方案(说明研究的方法、步骤) 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资料的查阅,为开展实践研究提供实施依据。 2、调查研究法:通过当前语文“导学案”的现状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为开展实践研究提供实施依据。 3、行动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包括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反思、教学观摩与评比、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等。从课堂实践中入手,获取第一手与问题相关的教学素材,不断积累,反思,反馈到教法的改进。最后将积累的点滴整理成文,写成反思、叙事或案例,以备进一步综合分析。 4、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法,对语文导学案的设计和实践作深入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总结,随时,积累有关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经验。 研究步骤:
( (1)、(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具体进行研究,在这个阶段我们利用集体备课时间研究导学案的结构,导语的设计、导学案的指导性和具体可操作性,熟悉导学案的写法和操作流程,使每位参入者都能进行熟练的编写导学案。定期进行总结分析导学案存在的不足及时写好每节课后的教学反思,搞好研究记载。 (1)、2016年7-9月搞好成果总结,让每位参入者撰写一篇研究小结,上交一份 优质导学案,撰写一份优质教学研究论文。(2)、2016年10月撰写研究成果结 题报告,在小组成员的报告基础上制定可行的结题报告并在语文组全组推广实 施。 课题组成员分工: 吴小琴全面负责,林巧负责导学案设计研究,关晓佳负责导学案使用实效性, 研究,范水彩负责导学案案例研究,林淑英负责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指导。 四、 预期成果 1、课题组活动记录(会议记录、听课记录等)、阶段性研究总结、调查报告等。 2、公开课、录像课。 3、教师导学案、教学案例、课堂实录、教学故事、教学心得、经验体会、教学论文,形成个案研究文集。 4、学生编写的学案,学习和使用反思。 5、撰写结题报告,形成体验式教学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经费及设备条件需要 学校现有教学设备,经费由学校报销。实验学生为本人所带班级。
|
|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
|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年 |
|
五、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