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抗挫能力调查分析报告
(2018-03-03 11:53:31)分类: 《幼儿抗挫折能力培养的实践研 |
一、 问题提出
挫折(frustration)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者自以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时,由于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消极的情绪反应。幼儿抗挫折能力即幼儿忍受、抵抗和排解挫折的能力,包括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力两方面。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发展是其健全人格形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关于幼儿抗挫折能力的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而出现的。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挫折及挫折教育、抗挫折能力的基本含义、影响因素以及挫折产生的心理学基础和挫折应对策略等方面,研究对象多为青少年,较少涉及幼儿。而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挫折理论和幼儿挫折的产生及教育对策。鉴于此,此次调查将着重探讨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发展特点,作为幼儿抗挫折教育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手段
(一)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从西安市新城区筑梦幼儿园选取45名3-5岁幼儿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5份,回收问卷45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为38份,有效率为84.4%。被试中,小班儿童15人,男童8人,女童7人;中班儿童15人,男童7人,女童8人;大班儿童15人,男童4人,女童11人。
(二)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采用《3——6岁幼儿抗挫折能力调查问卷》(自编)。该问卷包括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力两个维度,由19道题组成,包括14道表现题、2道信息题和3道观念题。问卷的同质性信度为0.844,分半信度为0.732,问卷各因素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70以上,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36至0.68之间,且各因素之间的相关低于各因素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可见,此次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三、调查分析
(一)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年龄、性别特征分析
结果显示,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年龄差异极其显著,性别差异不显著,年龄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二)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年龄差异
对幼儿抗挫折能力在年龄水平上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幼儿挫折耐受力的年龄差异极其显著,挫折排解力的年龄差异十分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大班幼儿的抗挫折能力最强,中班幼儿次之,小班幼儿最弱,幼儿抗挫折能力的总体发展趋势表现为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强。
为进一步分析幼儿抗挫折能力各维度的年龄差异,对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力分别进行了年龄差异的多重比较。结果发现,小班与大班幼儿挫折耐受力的年龄差异极其显著,小班与中班幼儿挫折耐受力的年龄差异十分显著,而中班与大班幼儿挫折耐受力的年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小班与大班幼儿挫折排解力的年龄差异极其显著,而小班与中班、中班与大班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这一结果表明,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发展不是均速的,呈现出先快后慢的特点。幼儿抗挫折能力在3-4岁期间发展速度最快,3-4岁可能是幼儿抗挫折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此外,对一阶因素的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幼儿生活耐受力和学习排解力的年龄差异极其显著,学习耐受力、交往耐受力和生活排解力的年龄差异显著,而交往排解力的年龄差异不显著。
(三)幼儿抗挫折能力的性别差异
经方差分析发现,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发展在总体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耐受力和排解力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在生活、学习、交往各领域的抗挫折能力也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