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开元通宝”背巨星大铁钱的铸造年代考

(2020-05-18 10:10:51)
标签:

转载

中国历代古钱币收藏泰斗,钱币界巨擘,文物收藏家 王征 藏弆中国历代古钱币仅万种,五十名珍皆有,钱范几十种,相当多的钱币填补了历史的空白,收藏有开元通宝背巨星、背闽月;收藏银元仅八百种,大小十珍银元皆有;收藏铜元几百种。拙作《泉海拾贝币苑撷英---中国历代货币鉴赏》、《中外银币图鉴》、《中国铜镍铝锑镁币图典》、《华夏青铜器》、《宝石朝珠材质鉴赏》、《机械手表结构与维修》。开封市 手机:13839990018 
 [转载]“开元通宝”背巨星大铁钱的铸造年代考陶岳《货泉录》记载 :“闽王审知铸大铁钱 ,亦以开元通宝为文 ,五百文为贯”。道光版《福建通志·钱法志》则进一步认定 :“龙德二年 (92 2 ) ,闽铸大铁钱 ,以‘开元通宝’为文 ,仍以五百文为贯。”而现存实物“开元通宝”大铁钱因背面饰纹不同有两种版别 :一是背穿上“闽” ,穿下仰月纹 ;二是背穿上巨星。人们依据上述文字记载 ,将两种版别的“开元通宝”大铁钱均归属为王审知所铸的五代闽国钱。我们通过对出土资料的分析和现存实物的观察研究 ,以及查阅相关资料记载等多方面考证 ,确认王审知所铸的“开元通宝”大铁钱仅有背穿上“闽” ,穿下仰月纹一种 ;而“开元通宝”背巨星大铁钱则非王氏所铸 ,现对其铸造年代作如后考证 :

 

    一、对出土资料的分析研究近 2 0年来 ,福建和江西连续不断地出土多批“开元通宝”大铁钱 ,其中有记录的8起。为便于分析考证 ,特将民间发掘与文物部门科学考古发掘分两类叙述 :

 

    (一)对民间发掘出土的分析1986至 1998年期间 ,福建民间发掘出土的“开元通宝”大铁钱有 6起。其出土的时间、地点和实物的种类、数量等情况详见附表 (一)、 (二) :

 

http://www.yixinstore.com/UploadFile/2009-1/kyjuxk001.jpg

 

 

 

http://www.yixinstore.com/UploadFile/2009-1/kyjuxk002.jpg

 


    从表一和表二的记载中,可以看到:背上“闽”下仰月的“开元通宝”大铁钱(以下简称‘背闽月铁开元’,图1)与背上“闽”下仰月的“永隆通宝”大铁钱(简称‘背闽月铁永隆’,图2)同在一坑出土;背巨星的“开元通宝”大铁钱(简称‘背巨星铁开元’,图3)和背巨星的“太平通宝”大铁钱(简称‘背巨星钱太平’,图4)相伴一坑。而未见背闽月铁钱与背巨星铁钱在一起出上。鉴于《十国纪年·闽史》记载:“王延羲永隆四年(942)八月,铸‘永隆通宝’大铁钱,一当铅钱百”。道光版《福建通志·钱法志》记载:“太平兴国八年(982) ,奚屿请于建州(今建瓯市)铸大铁钱,文曰‘太平通宝’,寻罢之”。山此可知:1.“背闽月铁永隆”与“背闽月铁开元”的背文都是上闽下仰月,又相伴出土,均系五代闽国铁钱,“背闽月铁开元”为陶岳《货泉录》所记载的闽王王审知所铸的大铁钱;2.“背巨星铁开元”与铸造时间比王审知铸的铁开元迟60年的“背巨星铁太平”相伴出土,比较合乎情理的解释应该是:“背巨星铁开元”非王审知所铸,不属五代闽国钱。

 

    (二)科学考占发掘的分析

 

    文物部门科学考占发掘出土的记载,己知两起,分别在江西和福建。

    第一起在江西境内与福建毗邻的南丰县。该县索桥彼岸的南台山之巅,有一座宋代宝岩塔,1986年重建时,在塔基的地宫中发现“背巨星铁开元”和“背巨星铁太平”两枚大铁钱,以及汉王莽、北宋时期古钱①。山此表明,“背巨星铁开元”与“背巨星铁太平”相伴出土,不仅在福建出现,在邻省江西也出现。

 

    第二起在福建境内。1983年12月,福建闽侯县侯官村闽江古渡口边的镇国宝塔在维修时,出土近200枚古钱,其中五代“背闽月铁永隆”2枚、楚马殷所铸“乾封泉宝”大铁钱1枚,唐“开元通宝”小平铜钱102枚和9颗舍利子一同藏于镇国塔地宫内的一只五代瓷罐里;散见于塔基和塔身各夹层中的古钱近百枚,其中“背巨星铁开元”20余枚、“背巨星铁太平”5枚和72枚铜钱,内有唐“开元通宝”23枚、“乾元重宝”2枚、“唐国通宝”1枚,余为北宋的“淳化元宝”、“至道元宝”、“咸平元宝”、“景德元宝”、“祥符元宝”、“天禧通宝”、“天圣元宝”、“皇宋通宝”②。

 

    福建文物部门依据该塔地宫中出土的文物考证,认定侯官镇国塔始建于五代闽国时期。而根据其塔基和各塔身夹层内发现的宋代钱币,我们有理由认为,该塔身曾一度被毁,又在宋代经过重建,而“背巨星铁开元”又与“背巨星铁太平”同发现于塔身夹层之中,其铸行年代,很可能晚于五代闽国。

 

http://www.yixinstore.com/UploadFile/2009-1/kyjuxk003.jpg

http://www.yixinstore.com/UploadFile/2009-1/kyjuxk004.jpg

 

二、对出土实物的分析研究

 

    (一)从形制上比较。现将1986年6月莆田县梧塘乡和1989年7月闽侯县青口乡出土的两批大铁钱的实测数据列表如后:

 

http://www.yixinstore.com/UploadFile/2009-1/kyjuxk005.jpg

 

    从表中所列数据明显地看出:“背巨星铁开元”比“背闽月”的王氏钱既大又重,穿径和厚度也有差别。“背巨星铁开元”和“背巨星铁太平”不但相伴出土,而日‘无论在外径、穿径或者厚度、重量上都相差无几;同样:“背闽月铁开元”和“背闽月铁永隆”也在形制和重量上不相上下。如果说:两种“开元通宝”大铁钱均为王审知所铸,在形制上就不该有如此大的差别。

 

    在行使金属铸币年代里,在一定的历史范畴内的同一币材、同一而值的铸币,通常是先铸者大而重,后铸者小而轻。五代闽国的铅质“开元通宝”大钱,早期王审知铸的大多数径38至40毫米,重30克左右;而其继承者王磷、王所铸的径虽有38至39毫米,而重仅有11. 9至14. 4克。由此表明:“背巨星铁开元”既不是闽王王审知所铸行,也不是他的继承者所铸。因为王审知死后,他的子孙为王位而同室操戈,大打出手。闽国的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货币一再贬值。在这种形势下是决不可能铸出比“背闽月铁开元”更大更重的铁钱来同值行用,而恰恰相反,工氏闽国只会铸出又小又轻的钱币来敛财以支持军事上的需要,满足他们奢侈腐化的生活。

 

    (二)从铁钱面文看,两种铁开元的面文虽均为隶兼楷意,但书写笔划却有差异。“背巨星铁开元”的面文按书写笔划区分,有两种版式: A版式,“开”字从“门”和“井”,“元”字第二笔不挑,钱径43毫米,穿径10毫米,厚度4. 1毫米,重29. 1克(图5) ; B版式,“开”字从“门”和“开”,“元”字第二笔左挑(图3)。在出土的实物中,前者少数,占20-30%;后者大多数,占70 -80%。而“背闽月铁开元”的面文“开”字均从“门”和“井”,“元”字第一笔不挑。两种类别的铁开元而文最明显的差异是“开”字,一个从“开”,一个从“井”,说明两者不是同一历史年代的货币。

    (三)从铁钱幕文比较。“背巨星铁开元”与五代闽国钱完全不同。

 

    王氏闽国所铸行的钱币,无论材质铜、铁、铅等或者大小,均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沿用唐代“会昌开元”的形式,在钱背上铸有文字,有代表福州的“福”字,如“开元通宝”背“福”小平铅钱,这种小铅钱在字体、形制上极似“会昌开元”中的背“福”小平铜钱,应该是王审知最早所铸的钱币。在王审知被梁太祖朱温封为“闽王”后,王氏闽国所铸行的钱币背面又有代表国号的“闽”字,如背“闽”字“开元通宝”大小铅钱、大铁钱,背“闽”字“永隆通宝”大铅钱、大铁钱、大铜钱等。甚至在建州自立为帝,称国号“殷”、改年号“天德”的王延政,也在其铸行的“人德重宝”大钱、“开元通宝”小平铅钱的背面铸上国号“殷”字,以示与其弟的闽国之区别。

 

    可是,“背巨星铁开元”的背面却无代表地名或者国号的字,只有一颗巨星。这种违背当时闽国铸币规制的钱币显然就不可能是闽国铸行的钱币。

 

    三、“背巨星铁开元”铸造年代考

 

    从出上资料和实物的分析研究,可以肯定:“背巨星铁开元”非闽国钱,再查阅宋史资料也无铸造该钱的记载,不能列入宋钱之列。五代闽国灭于南唐后,至福建归属宋之前,30年期间福建仍属割据状态,南唐占领建、汀两州;割据泉、漳两州的留从效被南唐封为节度使,称臣于南唐;闽国故地除福州城区为吴越所占外,南唐实际控制福建大片区域。南唐在其控制的区域不使用闽国旧钱,又无法大量调入南唐钱行使,唯一的出路,在当地铸钱。

 

    (一)南唐在建州置永丰监铸钱

 

    《旧五代史·食货志》记载:后周广顺元年(南唐保大九年951)“江南因唐旧制,饶州置永平监,岁铸钱;池州永宁监,建州永丰监,并岁铸钱”。这一年是南唐灭闽国后的第六年,福建北部基本安定,为了恢复经济和支持对抗占领福州的吴越国的军事开支,南唐在建州设置永丰监铸钱是顺理成章的。永丰监的原址是五代闽国最后一个执政者王延政在建州称帝时,铸造“天德重宝”背“殷”大钱和“开元通宝”背“殷”,背“建”铅钱的地方。

 

    鉴于南唐自称唐朝正朔,在其统治的江南一带铸行了大量的隶书和篆书的“开元通宝”铜钱,在建州永丰监铸造“开元通宝”钱应是必然的,以显示其唐朝正朔的继承和发扬。

 

    (一)南唐铸大铁钱行使

 

    南唐所铸的大钱,既有当十篆、隶体“永通泉货”,也有当十的篆书“开元通宝”。《新五代史·南唐世家》记载:“景困于用兵,钟谟请铸大钱以一当十……韩熙载又铸铁钱,以一当二。”陶岳《货泉录》记载:“元宗(李景)时兵屡挫,币藏虚竭,韩熙载上疏,请以铁为钱,大小一如‘开元通宝’,文亦如之。”方若《谈泉别录》中对南唐开元钱的背文还有详细的描绘:“隶体者,尚有背内廓外决,一粗如四出,一细而不甚决;有背内廓平阔;有背穿上或穿下月;穿上星,星较巨…”这些记载表明,南唐在李景执政时铸有“开元通宝”一当二的大铁钱,其背文有穿上巨星者。

 

    在五代,无论是闽国和南唐时期,福建的经济开发滞后于江南一带,境内虽有不少铜矿资源但未设“冶”大量开采。闽国铸钱的币材有铜、铁、铅三种,却以行使铁、铅钱为主。在南唐统治下的建州永丰监铸造铁钱行使,福建人民沿用旧习,不会感到意外,容易接受。

 

    (三)“背巨星铁开元”的幕文和而文均具有南唐铸钱风格

 

    南唐钱币“唐国通宝”和“开元通宝”铜钱均有背穿上巨星的版式(图6-8} ,“背巨星铁开元”的幕文与其完全一样。幕文背巨星的铸钱,在五代以前极其罕见,而屡屡出现在南唐的钱币上,应是南唐钱币的一大特征。

 

    从“背巨星铁开元”面文书写笔划看,多数的B版式“开”字从“门”和“开”,“元”字第二笔左挑,与南唐钱币风格是一致的;至于少数A版式与王氏“背闽月铁开元”虽有不少相似,但由于“开”字从“开”,不从“井”,而且钱径和重量与B版式相差无几,幕文与B版式相同,从总体看不应影响“背巨星铁开元”为南唐钱币的认定。

 

    两种版式的“背巨星铁开元”铸造时间何者在先。我们认为,山于A版式的面文与王氏铁开元有不少相似之处,其铸造时间当在南唐灭闽国初期,为适应群众习惯,仅在幕文显示南唐钱币特征,铸“巨星”,可以说是一种过渡性钱币;待永丰监设立后则在面文作较大变动,使面文与幕文均显示南唐特色。

 

    为了进一步说明“背巨星铁开元”为南唐所铸,再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1.近几年民间出上的“背巨星铁开元”均在闽江沿岸和福州郊区,这些地方在五代末期均为南唐所控制,或南唐在福州域外的驻军地,这也可从另一个角度显示,“背巨星铁开元”不可能是占领福州域内的吴越所铸。2.“背巨星铁太平”在史籍中明确记载为北宋初在建州所铸,从其与“背巨星铁开元”的背文相同和大小,重量基木相同,且相伴出土,也表明其铸造地点相同,铸造时间差距不长。

 

    综上所述,“开元通宝”背巨星大铁钱不是五代闽国钱币,而是南唐在福建建州设置的永丰监铸造,并在南唐占领的福建区域行使的南唐铸币。

 

注释:
    ①花兴如《南丰闽开元大铁钱与北宋钱币鉴别小识》,1989年1月汕印稿
    ②潘水瑜、刘敬扬、梅华全:《简论侯官镇国宝塔出上钱币》.《福建钱币》1989年8月第2期.并参阅汕印本原稿。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