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

(2023-04-24 15:11:27)
标签:

党政

二十大

刘刚

分类: 党政法律

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

一、党的二十大的历史地位

(一)大会的主题

党的二十大举国关注、举世瞩目。中国人民关注二十大,根本在于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深切感受到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复兴都紧紧系于中国共产党,而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又紧紧系于党的二十大。世界瞩目二十大,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大党,中国是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大国,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世界要了解和读懂今天的中国,就要了解和读懂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就要了解和读懂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

大会“主题”,乃是大会的旗帜、灵魂,是总纲,也是大会精神的根本标志。

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报告主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重大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关键时刻——承上启下;开局起步

十分重要——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重大成果

党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1.政治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奋斗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批德才兼备、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奋发有为的同志进入中央领导机构全面强调“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2.理论成果。提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标志性的重大思想观点。如“两个行”的结论 ;“两个结合”的根本途径;“六个坚持”深刻诠释了贯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新观点、新思路、新要求;等等。

3.实践成果。统筹谋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突出重点。党的二十大报告以较大篇幅系统勾勒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目标、战略步骤、重大原则和具体实践,指明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方向、行动路径。

二、深刻领会和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精髓要义

(一)深刻领会和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

报告全面总结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令人备受鼓舞。五年成就举世瞩目,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新时代十年经历三件大事。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奠定民族复兴伟业,在“五史”上都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

从党史看,是党焕然新生的十年,从根本上扭转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

从新中国史看,是大国崛起的十年,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空前提高。

从改革开放史看,是变革图强的十年,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

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看,是社会主义走向振兴的十年,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新的勃勃生机,社会主义中国令世界刮目相看。

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看,是民族腾飞的十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

取得这些伟大变革和历史性胜利,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两个确立”是新时代最大政治成果、最重要历史经验、最客观实践结论,要倍加珍惜、坚决捍卫、长期坚持。

(二)深刻领会和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提出“归根结底是两个行”的论断。一个理论行不行,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科学回答。

1)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给出的答案。马克思主义行,行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上。

2新时代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胜利,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行。

2.阐发了“两个结合”的根本途径。

第一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的相结合。我们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个结合的过程,既是党艰苦探索的过程,也是党领导人民勇于实践的过程。

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被中国人民所接受,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同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自己的伟大创新实践中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呈现出更多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3.概括了六个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深刻诠释了贯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坚持人民至上是根本政治立场;坚持自信自立、坚持胸怀天下是内在的精神特质;坚持守正创新是鲜明的理论品格,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是科学思想方法。构成了内在统一的有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是理解的金钥匙。

(三)深刻领会和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

1. 中国式现代化是经历无数艰难险阻走出来的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从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看,有两大贡献:走出了一条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2. 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特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3.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四)深刻领会和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

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拥有自我革命的基因,就拥有自我革命的鲜明性格。二十大报告阐明的最具根本性的问题是: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新观点、新要求、新思路

1.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观点。如,提出大党独有难题。提出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提出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提出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

2.提出两个“永远在路上”新要求。二十大报告: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把两个“永远在路上”写进二十大报告,意味着新时代十年党的建设成功经验得到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高度认可,体现了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要求,找到了实现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相互促进,直至把革命进行到底的根本途径。

3.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新思路。报告第十五部分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使这一体系贯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环节,确保党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至少体现以下三个特点:(1)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必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2)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要围绕“大党建”格局展开;(3)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要落实到七大工作布局中

(五)深刻领会和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

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一百年来,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

1.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

2.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团结奋斗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锤炼铸就的宝贵精神品质,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

3.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

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

三、增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性和坚定性

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就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为实现“两个全面”战略目标而团结奋斗。

(一)      把牢政治方向,提高政治定力

(二)      强化思想武装,提高理论功力

(三)      注重实干实效,提高工作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史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