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6天
、42小时(每天9:00~12:00,13:30~17:30,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调整)
可以区分为3次课程,以2+2+2的方式交付,每次的主题各不相同——
l 第一次课程主题:产品规划
l 第二次课程主题:产品需求分析
l 第三次课程主题:产品研发管理、产品的验证与推广运营
产品经理训练营
特别企划
o 本课程内容覆盖产品生命周期(PLC)全过程,包括市场分析、产品规划、设计开发、验证确认、推广运营、生命周期管理……等。课程全程采用Workshop工作坊组织实施的“咨询式培训课程”,即:受训学员将被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使用一个产品场景顺序完成12个实战演练,内容涵盖产品的市场定位、产品的商业分析、产品的应用场景规划、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产品的需求分析与规格化、产品开发过程中产品经理与开发团队的沟通与协作、产品的验证、产品的推广运营策略……等产品生命周期(PLC)中6大阶段的13个主题;
o 本课程可根据贵公司的业务领域特点、过程体系与产品研发生命周期对本课程进行完全的定制化。并且,强烈建议直接采用贵公司实际的产品(已上线的或者正在开发的)作为学员分组演练案例,以提升学员“身临其境”的体验,最大化地实现培训效果向实际工作技能的转化与落地。
目标学员
产品经理、产品运营人员,以及高层管理者
部分顶级受训企业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截至2019.12,已经采纳本课程作为内训的企业包括:
l 中国移动研究院,以及中国移动智能硬件创新中心、云南移动、广东移动;
l 中国联通,以及联通支付
l 中国民航信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l 中国石油规划研究院
l 深圳证券交易所及其旗下深圳证券信息、深圳证券通讯
l 华润集团
l 中兴移动
l 美的集团,包括美的全球创新中心、美云智数、美的智慧家居事业部、美的环境电器事业部
l 首都机场信息科技部
l 大连商品交易所旗下飞创信息技术……等30余家企业。
课程背景
一般的,一个完整的新产品开发生命周期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过程中,产品经理的工作可以归纳为:
l 做产品CEO,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负责;
l 产品定位、策略和发展(迭代)路线图;
l 产品的功能设计,规划产品的功能架构;
l 梳理用户需求,形成需求文档;
l 公司内(研发、设计、运营等)沟通和影响;
l 产品日常运营、亲自体验产品,优化
l 产品交付运营之后,对产品在市场上表现的度量、评估与反馈
有鉴于此,我们为各位转型成为产品经理的同学准备了如下表的培训主题,培训内容与产品经理日常工作内容的映射关系也一并奉上——
时间
|
培训主题
|
关联到的培训需求
|
第1主题:
产品规划
|
Day 1
|
产品及产品经理的基本概念——
² 概览:产品的全生命周期PLC
² PLC上各个阶段中产品经理的主要工作
|
² 做产品CEO,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负责
|
产品规划——
² 目标用户与产品的市场定位分析
² 确定产品规划时可以采取的方法与工具
|
² 产品定位、策略和发展(迭代)路线图
|
产品的商业分析——
² 使用“相关方期望值”分析及判断产品的交付价值
|
Day 2
|
产品的应用场景分析——
² 明确产品的应用场景,即:何时何地、在何种条件下,产品的目标用户以何种方式与产品产生交互
|
² 产品的功能设计,规划产品(分版本或MVP的)的功能架构
|
规划产品需求
² 产品开发的MVP模型
² 产品需求的平衡以及优先级设定
|
第2主题:
产品需求分析
|
Day
3
|
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
² 用户认知如何转化为对产品的认识
² 5种不同层次的体验,解决5种不同的问题
产品需求的规格化
² 使用符号化语言动态地描述需求——产品需求建模
² 使用自然语言静态地描述需求——产品需求规格化
|
² 梳理用户需求,形成需求文档
|
Day 4
|
第3主题:
产品研发管理、
产品验证与推广运营
|
Day
5
|
工作量评估
² 精细化的工作量评估方法
|
² 公司内(研发、设计、运营等)沟通和影响
|
需求管理
² 变更控制
|
项目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等,以及,产品开发过程中,如何与研发等各个兄弟部门沟通与协作
|
Day 6
|
产品的验证与发布
² 产品的可用性测试
|
² 产品日常运营、亲自体验产品,优化
|
产品的运营与推广
² 产品的抢滩策略
² 产品的运营推广
|
产品的市场评估、度量与反馈
|
² 做产品CEO
|
各个培训主题的详细内容,请参见下一章“培训大纲”。
课程大纲
Day 1
Module 1产品和产品经理那些事
Ø 产品的全量定义:从核心到外围围绕“产品”的4层模型——产品表现、产品品牌、服务和产品生态
Ø 做好产品的第一要素——我们交付的是产品的价值,不是产品本身
Ø 注意!每个产品只能满足“某些用户”的“某些需求”
n 案例研讨:它(产品)能干吗(ma,二声)——构造产品的使用场景
n 案例研讨:它(产品)真的能干吗(ma,一声)——定位产品的目标用户
Ø 概览:有哪些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可供我们参考?
n 从精益(Lean)、门径(Stage-Gate),到IPD(集成产品开发)、敏捷(Agile)——从“以产品为中心”,过渡到“以市场为中心”,并进而演化为“以客户为中心”
n 各个模型的基本思想、区别与联系、优势与局限性——毕竟模型是拿来用的,而不是炫的
Ø 产品生命周期(PLC)概览——市场分析、产品规划、设计开发、验证确认、推广运营、生命周期管理
n 产品生命周期(PLC)各个阶段的主要目标与主要关注点
Ø 产品经理闪亮登场——
n 产品经理在PLC上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Module 2 产品的市场定位——著名的“小区保安三问题”
Ø 开题:产品的定位就是回答著名的“保安三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Ø “目标用户”的经典定义:用户
!= 目标用户
n 案例研讨:用户/目标用户从哪里来?用户需求(OR)是什么?
n 多样化的市场细分和客户细分,多样化的产品需求开发
n 多领域内案例分析与研讨:目标用户的期望值如何影响到产品的定位
Ø 准确识别目标客户特征的方法——用户画像技术、焦点小组方法与用户访谈
n 实例展示与研讨
分组演练1:使用“用户画像”技术,各学员分组研讨并确认选定的产品各自目标用户的典型特征与痛点,然后据此定义各自项目执行用户访谈时的问题列表
Module
3产品的商业分析——明确产品的交付价值
Ø 开题:“做正确的事”
Vs.“把事做正确”——产品需求开发与需求管理过程中需要完成的蜕变
Ø 做好产品需求分析的第一要务——我们交付的是产品的价值,而非产品本身
Ø 使用“5点法”分析和判断不同相关方的不同层次上的产品诉求
n 定位点——不是非得做一个“卓越”的产品,只需要做一个“不同”的产品
n 痛点——“现在的产品好不爽/好难用啊,要是能XXX那该多好啊”
n 尖叫点——惠而不贵,少而又精
n 引爆点——“跨越鸿沟”的桥梁
n 持续点——变“用户满意度”为“用户忠诚度”的基本套路
Ø 如何从孤立的用户需求中判断系统整体上的“交付价值”?使用“移情映射”技术
n 实例展示与研讨
分组演练2:各小组根据选定的演练场景,分析相关方,分析他们各自的诉求与期望值是什么;在平衡/取舍各个相关方的期望值之后,使用一句话概括总结该产品的交付价值是什么,并且规划1~2个“尖叫点”
--------------------------------------------第一天培训结束-------------------------------
Day 2
Module 4 产品的应用场景分析——规划产品的应用场景(上)
Ø 开题:规划产品的应用场景——从“做什么卖什么”到“卖什么做什么”
Ø 在明确产品的需求之前,得先明确产品的应用场景
n 实例展示与研讨
Ø 产品应用场景的规划工具——思维导图、故事板、头脑书写与竞品分析
Ø 使用“时间-人物-亚文化”的三维模型,构造产品的典型应用场景
n 实例展示与研讨
Ø “规划产品应用场景的方法”之1——拷贝
n 拷贝是最快的创新
n 可以拷贝些什么及其典型案例介绍
n 怎样拷贝暨拷贝的实施步骤
Ø “规划产品应用场景的方法”之2——优化
n 优化第一式:加一维
n 优化第二式:减一维
n 优化第三式:倍增
n 优化第四式:组合
n 优化第五式:环境敏感与“知化”
Ø “规划产品应用场景的方法”之3——维度
n 什么是维度?字典里的解释与我的解释
n 规划新产品/新产品需求时可以使用的“维度”
n 3大体系、6大创新维度、60种规划方法
Ø 使用“用户故事”技术,描述系统的典型应用场景
n 实例展示与研讨
分组演练3:各个小组使用“用户故事”技术,为各自的产品规划其典型的应用场景
Module 5 产品的业务需求分析——规划产品的应用场景(下)
Ø 如何有效剔除“伪需求”?使用“用户故事地图”技术
n 实例展示与研讨
Ø 如何判断场景级需求的优先级?使用KANO模型平衡场景级需求,并设定需求的优先级
Ø 在规划产品的应用场景时,如何有效的引导和限制目标用户的“期望值”?“维度模型”永放光芒
n “维度模型”实例介绍之一——适用于IT系统的“诺兰模型”
n “维度模型”实例介绍之二——适用于通讯产品的“梯级模型”
n “维度模型”实例介绍之三——适用于医疗产品的“情景扩增模型”
分组演练4:各个小组综合使用这两天所学到的内容,收敛并平衡产品的应用场景,然后使用“用户故事地图”技术,为本产品规划前3个MVP的主要功能项,并且把在演练2中找到“尖叫点”纳入其中
----------------------------------------第二天培训结束-----------------------------------
Day
3
Module
6 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
Ø 什么是用户体验?来自于工业设计
Ø 从知名LOGO的前世今生看当今用户体验设计的两大不可逆趋势
n 波普,及其实例剖析
n 解构,及其实例剖析
Ø 设计模型
n 用户认知如何转化为对产品的认识
n 化繁为简的7个原则
Ø 实例应用
n 用户体验评价
Ø 研讨环节——贵公司产品当前在用户体验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用户的反馈
分组演练5:延续演练4的成果,完成本产品第一个MVP的主要应用场景的交互设计大纲
Module
7产品需求的规格化——让别人读懂你的心(上)
Ø 需求规格化的主要目的:完整、一致、无二义和可测试
Ø 需求分析的基本原则:问题的识别、评估、平衡和综合
Ø 产品需求建模——使用符号化语言动态地描述需求
n 需求建模的方法之范围模型:功能模型、过程流
n 需求建模的方法之数据模型:数据流图、实体-关系图
n 需求建模的方法之接口模型:数据字典
分组演练之6:使用“过程流”完成演练项目场景的顶层建模,使用数据流图分析讲师指定的需求。
--------------------------------------------第三天培训结束-------------------------------
Day 4
Module
8产品需求的规格化——让别人读懂你的心(中)
Ø 使用自然语言,规格化产品需求的神器——用户用例(UseCase)
n UseCase所带来的“如来神掌”效应:区分“系统”与“用户”的边界
n 正反案例介绍与剖析:用户用例详细描述需求规格的实例
Ø 定义非功能需求的方法——“八元法”
Ø 分组演练之7:使用“用户用例”方法,规格化第1个MVP里的3项关键需求
Module
9产品需求的规格化——让别人读懂你的心(下)
Ø 案例演示:“好的”需求规格文档的样例分析
Ø 案例演示:“坏的”需求规格文档的样例分析
Ø 产品需求的命名规则
Ø 需求规格化文档的结构
n IRF方式的需求规格化文档
分组演练8:各组使用IRF方法完成各自项目部分需求规格的定义,包括非功能需求
---------------------------------------第四天培训结束------------------------------------
Day 5
Module
10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产品经理监控产品研发项目进展状况的方式、方法和技巧
Ø 以“相关方期望值”为驱动(入手点和落脚点)的项目质量管理
Ø 计划洋葱头——必须按照层次规划工作任务优先级
n 案例研讨:要着力避免成为哪些态势?
Ø 评估工作量
n 粗略评估工作量的方法——凭借经验的Delphi方法,以及它的变种扑克牌估算法
n 精细化评估工作量的方法——IFPUG FPA与MARK II FPA
Ø 常用的协作手段之评审
n 评审的基本方法——正规检视、同行专家评审以及走查
n 评审的关注事项与重点
Ø 常用的协作手段之风险管理
n 风险的来源——相关方期望值之间的矛盾
n 风险管理“大车轮”——识别、分析、策划、管理、控制、沟通
Ø 令人尴尬而又绕不过去的协作内容之需求变更
n 变更管理的步骤
n 如何沟通变更
n 变更管理的关键点——变更影响度分析
Ø 让一切沟通可以变得“可视化”的技巧
n 看板
n 燃尽图
n 站立会议/平板支撑会议
分组演练9:根据讲师给定的假设条件,各组完成被分配的突发性任务。所谓“突发性任务:,可能包括:大客户拜访、高层领导视察、需求变更……等,根据培训现场情况由讲师临机给出。
Module
11 产品的验证——针对MVP使用可用性测试方法
Ø 可用性测试与传统的测试之间的区别
Ø 为什么产品经理需要关注可用性测试?用“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的方式改进产品
n 案例研讨——可用性测试方法的操作步骤
Ø 通常可用性测试中可以发现的典型问题
分组演练之10:各小组为自己产品的第一个MVP定义可用性测试的场景
---------------------------------------第五天培训结束------------------------------------
Day 6
Module
12 产品发布、推广及运营
Ø “四大要素法”确定产品的“抢滩策略”——“什么”、“谁”、“如何”和“哪里”
n “出售什么”——价值主张与整体解决方案
n “向谁出售”——市场细分、目标市场与导入路径
n “如何将产品推向市场”——渠道策略
n “在哪里进行促销”——促销计划与沟通假话
Ø 产品发布与推广的初级策略:市面上常见的“产品策划大师”在“打造新产品”时的常用套路
Ø 产品发布与推广的中级策略:用户参与
Ø 产品发布与推广的高级策略:针对人性弱点的策略
Ø 在产品发布和推广期间评估产品,收集和归纳改进意见,从而真正践行“精益产品开发”之“持续改善”思想
n 定量的评估方式
n 定性的评估方式
分组演练之11:各小组确定各自产品在发布时的slogan,然后围绕着这个它撰写一篇宣讲时间 <
1分钟的软文,用于在电梯内视频宣传自己的产品
Module
13 产品的市场评估、度量与反馈
Ø 收集产品市场表现相关数据的方法——问卷调查、社交媒体、大数据、次级市场研究
Ø 度量产品市场表现的“内向型”指标——成本、交付周期、缺陷……等
Ø 度量产品市场表现的“外向型”指标——单位用户收入(ARPU)、日活跃用户量、尖叫指数……等
分组演练之12:各小组定义本产品在发布半年后的市场运营绩效指标,主要指标一定是既有“内向型”的也有“外向型”的
Module
14 总结与答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