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法典时代的法商思维与寿险营销

(2022-08-16 14:36:58)
标签:

保险

马大川

信托

银行

金融

分类: 银行保险金融

民法典时代的法商思维与寿险营销

课程大纲

 

授课对象:

保险公司、私人银行、金融服务机构的代理人、客户经理、理财顾问

 

课程收获:

民法典时代下,欠债不还、遗产税不交、离婚不分、父债子不还、定向传承等理念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从保险法专业律师司法实践的角度帮助大家破解疑虑,摒弃错误观念,让大家用正确的概念和案例去服务客户,用正确的话术去营销客户。老师将民法典时代的法商思维与寿险销售实践相结合,带给代理人实操性知识和全新的销售视角!

 

课程亮点:

1、授课老师有丰富的一线保险法实战经验,采用主流司法观点客观陈述保险的功能,对有法律依据的功能学员明了后可以在实际销售中充分宣传,但对误导的概念一定要摒弃!

2、课程避开了艰涩的法律原理和枯燥的法律条文,通过:法条总结、法律原理思维导图、案例、实际销售时如何使用的话术等几个环节,告诉学员相关法商原理和在实际保险销售中如何应用法商原理营销客户。

3、所有案例都实际发生,学员无论是体会还是作为营销话术都极具说服力。

4、本课程借鉴了大量的文献,包括法律出版社和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的权威司法解读和实际案例,摘取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观点,所有论据均有出处,权威性极强。

 

第一单元:民法典时代的私人财富管理

1.1民法典的概述和颁布意义

1.2 民法典对私人财富管理及保险行业的深远影响

单元:民法典时代的寿险法商营销

2.1销售团队面对中高端客户的困境

2.2 传统财商思维与法商思维

2.3 高净值家庭面临的风险及法商思维的本质

单元:保险法商基本知识

3.1保险的起源及基本原则

3.2 保险“债务隔离”“税收筹划”的法学原理功能简图及其误区

3.3 大额保单方案设计的核心

单元:人寿保险在财富传承中的应用及架构设计

    一、“父债子不还”“留爱不留债”的法商解析

1.1人死债消OR“父债子还”?

1.2 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及思维导图

1.3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及思维导图

1.4 保险隔离架构的方案设计

1.5 最高院司法观点及法院实际判例

二、定向传承

2.1 “定向传承”的概念

2.2 保险“定向传承”的实际案例

2.3 “定向传承”的思维导图

三、为什么选择保险架构进行财富传承?

3.1 法商视角下的遗嘱传承

3.2 法商视角下的赠与传承

3.3 债务风险和税务风险对客户的倒逼

四、“财富传承”大额保单的架构设计

4.1 财富传承型大额保单设计架构(三种架构设计及解析)

4.2 错误保单架构设计架构(两例)

4.3法院关于保险金是否属于遗产是否“父债子还” 的权威理论观点

4.4“父债子不还”的实际案例

五、客户营销方案及设计:

5.1 多子女家庭营销方案

4.2 隔代传承营销方案

4.3 法律+金融工具综合营销方案

单元:人寿保险在婚姻中的应用及架构设计

5.1 民法典之下的夫妻共同财产解析

5.2 民法典时代客户的婚姻需求方案

5.3 婚前财产如何与婚后财产隔离及保单方案设计

5.4 婚后财产如何显性可控?

5.5 全职太太的大额保单方案规划(六种方案规划及解析)

5.6 为什么说“陪嫁妆不如陪保单”?

5.7 子女婚姻保单设计架构方案规划(两种方案规划及解析)

6单元:保险的风险对冲和资金储备

   6.1 人寿保单的资金储备功能

   6.2 人寿保单的家庭风险资金储备

7单元:人寿保单的债务隔离及架构设计

7.1关于对人寿保单强制执行人民法院的观点

7.2律师的建议

7.3 疫情之下大额人寿保单补充企业家现金流的真实案例

8单元:保险的安全性和赔付的确定性

8.1 保险法的相关规定

8.2 国家监管制度

8.3“保险资产安全性思维导图

9单元:保险的税收筹划功能

9.1税务监管的趋势

9.2保险与税收的四个结合点

9.3 遗产税的官方立场及保险税收筹划原理

9.4 保险与个税

9.5 延递型商业保险的规划逻辑

10单元:寿险销售中的常见问题Q&A

10.1客户偏好港险怎么办?

10.2公务员投保的注意事项

10.3 展业过程中的重大法律风险提示及预防

结语及参考书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