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寒冬盛会促专业提升——2023年基础教育发展改革优师工程项目义务段紧缺领域骨干教师(理化生教
(2023-12-15 20:49:55)
标签:
教育it |
分类: 课程学识 |
冬寒交接喜相聚,专家引领促发展。2023年12月11-16日,在这杏叶渐黄、寒意浓浓的日子里,我非常荣幸的成为了2023年基础教育发展改革优师工程项目义务段紧缺领域骨干教师(理化生教师)培训中的一员,在此我谨代表物理学科第一大组第二小组的全体成员,将这一周的时间里所学所感所思所悟向在场的专家同仁做一个汇报,恳请大家多多指导。
12月12日上午,聆听各级领导的致辞,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物电学院成立之久。学院拥有强大的师资队伍,在历史的长河里,学院为四川师范大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涵盖多个教科研领域,多次承办各级各类培训项目,既是对学院的认可,同时又是一种激励。而我,作为2015级的教育硕士,也很荣幸能够有此次机会回到母校学习、培训、分享。
12日当天,一共听了3位专家的专题引领。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教育装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施建国为学员们带来了题为《新课标与实验教学创新》专题报告,他从新课标与行动方案核心要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解、实验教学创新六个维度、实验教学创新发展思考四个方面结合自身经历进行解读,让我们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明确自身教学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更加注重实验教学,专注实验育人,充分运用数字思维,一起重新构想教育的未来。
来自四川省国有资产和教育装备中心的苟帮超所长和钟云主任分别为我们带来了《中小学实验教学的形势和政策》和《科学教育背景下的教育技术装备和实验教学管理》。关于实验教学,国家从十八大开始,就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性文件,让我们了解到实验教学已经纳入国家课程,和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一样,是国家规定并实施的课程。当前教育形势下,国家政策及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及科技创新,明确指出创新是人才培养的第一动力。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科学学科中的物理教师,我们应充分结合课本资源,不断开发和利用实验室的实验器材,开足开齐开好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在接下来两天半的学科培训中,代珍兵老师带领我们一同观赏了他自身创作的多个自制教具,让我们在观看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他在实验教学所付出的努力与持之以恒的创作,并且悉心指导我们完成了一个或多个教具的制作。我也从中体会到了创作的喜悦,同时也是一次质的飞跃。谢柳老师带领大家感受了数字化物理实验(DIS)给学科教学带来的可视化震撼,袁令民老师带领大家一同领略了stem物理跨学科工作坊,体验了创新教学模式及5E教学模式体验,观摩了物理演示实验室,从视觉和大脑上给我们带来了强大冲击,袁令民老师也是我研究生时候的导师,再一次同处于师生课堂,亦师亦友,更是亲切自然。深感此次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既开阔了眼界,又触动了迫切想要改革课堂教学的心弦。
最后,我们一同观摩了历届实验教学说课优秀作业展示,专家在现场进行了点评。在感叹他人优秀成果的同时,也深知其中艰辛的付出努力。如今的实验教学说课已经超越了我的理解,刷新了我的认知。实验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实验,更多的是体现学科融合,跨学科实践,基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普通思维太受局限。做一名老师很容易,但要做一名优秀的物理老师实属不易。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研磨教材题材,不断创新实验教学,不断提升专业能力。
而今,到了我们即将分别的时刻。培训将止,学习不止。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有丰厚的学识。每一位教师都应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挤时间去学习充电,“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深深感悟到: 培训学习,永无止境,方能使自己知识渊博、观察敏锐、充满自信,永葆教育智慧之活水,永不干涸。我们也将带着此次培训的收获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去分享、去实践,引领、辐射到身边的每一位物理老师,用我们的真心、恒心、真情、真意去践行我们教育人的初心和使命,为培育具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时代新人作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