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标签:
蔡玲玲 |
分类: 教学设计 |
《火烧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天长市千秋小学
【文本解析】
《火烧云》为部编本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作家萧红以热情酣畅的笔墨给我们勾画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火烧云图景。这幅图以“红”为底色,然后浓彩渲染,以简洁而动感的画笔,描绘了傍晚时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出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象的奇特与美丽。课文以时间推移为线索,用词丰富,语言平实但精妙,大量使用短句和排比句,富有韵律美。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我基于文本,创设情境,激发想象,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议、写等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实现“本真语文”的课堂回归。
【教学目标】
1.认识“檀、喂”等七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模”,会写“胡、灿”等生字。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火烧云的,通过抓关键词、想象画面读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变化快。
3.体会课文颜色词语表达的好处,能借鉴课文的表达方式仿写句子。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抓关键词、想象画面读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变化快。
2.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好处,能借鉴课文的表达仿写句子。
【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谚语激趣,点燃兴趣
1.指名读谚语,揭示课题。
2.板书课题,想象画面读课题。
3.作者简介。
【设计意图:用气候谚语激趣导入,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积累了语言文字,也和课文紧密联系起来,自然过渡到本课,揭示课题。】
板块二:读通——以学定教,理清脉络
1.检查预习,认读字词。
喂猪
紫檀色
2.自读课文,完成要求。
(1)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说说什么是火烧云,找到后用“——”划下来。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火烧云,可在相关处圈一圈、画一画、写一写。
3.汇报交流,理清层次。
(1)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说说什么是火烧云。
指导学生抓关键词想画面,读好句子。
品析“烧”字的精妙。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火烧云。
讨论交流,教师小结并板书:霞光、颜色、形态
【设计意图:教学中关注单元语文要素,通过充分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火烧云的。】
板块三:读透——品读赏析,迁移运用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领略霞光之美
1.引导抓内心直观感受,读出不一样的精彩。
2.小组合作朗读。
3.启发思考: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霞光,写的都是人和物呢?
4.仿写句子:不一会儿,外面刮起了猛烈的风,_______________。
5.交流反馈。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色彩之炫
1.指导读出颜色变化多、快,多种形式朗读。
2.给颜色词语归纳类型,迁移运用。
火烧云还可能有哪些颜色?发挥想象力,用上这几种结构的词说一说。
(三)创设情境练背诵,积累语言精华
欣赏视频,美读;提示背诵;去提示,全班试背。
【设计意图:为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学生理解的自然景物美同时,为学生创设一次次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机会,让学生从中感悟到作者的描写方法,即创作之美。】
板块四:书写——指导写字,师生评价
1.教师出示一类字:胡、灿,启发学生提示书写要点,师小结,范写。
2.学生练习书写,评价反馈。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结合以往经验提示两个生字的书写要点,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通过老师范写、学生练写、示范点评、生生互评,有效达成写字目标。】
板块五:结课——回顾所学,延伸课外
火烧云不仅颜色变化多,其形态变化也极多,课后作业继续练读课文,下节课学习。
【设计意图:教师简练地概括本节课学习内容,课后作业即为继续练读课文,为下一课学习火烧云的形态变化特点作了充分的铺垫。】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