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任苒,岁月不居,又到了工作室一年一度收获的季节,回顾共同走过的2019年,我们感慨万千!这一年,充实、忙碌、喜悦,在各级领导的关心、爱护和支持下,工作室秉承“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的工作思路,集聚成员集体智慧,认真履行各自职责,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网络交流为载体,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充分发挥工作室团队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站稳课堂阵地,展示教学风采
课堂永远是教师的主阵地。工作室始终聚焦课堂,指导学员研读新课标,打造高效课堂,形成自身教学风格。2019年度,工作室有9位学员共承担了9节次公开研讨课的任务:
4月30日上午,工作室赴铜城小学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干存惠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天空生活趣事多》,董建华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云雀的心愿》。
6月5日上午,工作室来到汊涧小学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杨家慧老师和韦建华老师共同执教二年级下册《羿射九日》。
9月27日,天长市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活动在天长一小举行。徐强老师执教《冀中的地道战》。
10月16日上午,工作室一行来到金集小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徐强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桥》,鲍捷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
工作室还将于12月6日在广陵小学开展“童心课堂”教学策略研讨会,尤红玉老师和华祝青老师将分别执教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和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去道旁李》。
每次的研讨课都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教学活动,更是一次有益有效的教研活动。工作室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全体成员根据自己对课堂的观察理解,纷纷对课堂进行诊断,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工作室主持人董秀清从课时观念、教材运用、读写方法、课例设计、文本规范及教师语言等方面对研讨课进行点评,并提出了修改建议。除了现场的交流和探讨,每位学员还撰写心得体会,进行深度思考。经过扎扎实实的上课听课、评课思考、撰写点评和心得体会,所有成员的教学素养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
工作室导师市教体局小教股李玉勤股长和市教体局教研室姚迎老师对每一次活动都很重视,有时间就亲临现场作指导,并作精彩点评,为我们怎样上好语文课解疑答惑,指明方向。正是因为导师高屋建瓴的引领,适时适地的启发,严格的要求和慈爱的肯定,学员们在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上都得到长足的发展提升,收获了各项荣誉:
在滁州市2018-2019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比活动中,林贤明、余明娟、华祝青、干存惠、尤红玉、余明娟的课例被评为“优课”。
在天长市2019年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优质课课堂教学评比中,干存惠荣获课堂教学一等奖,鲍捷荣获二等奖。
在天长市第四届少先队辅导员技能技巧比赛中,华祝青荣获综合总评二等奖。
在天长市第四届少先队辅导员微队课展示活动中,华祝青荣获二等奖。
在天长市2019年小学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比中,李香荣获二等奖。
在“我爱我的祖国”庆国庆中小学教师主题班队会课件制作活动评选中,徐强老师荣获三等奖。
在天长市2019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徐强荣获二等奖。
二、依托课题研究,辐射教学教研
本学年,工作室主持人董秀清、工作室成员徐强、干存惠、尤红玉、李香参与申报的滁州市语文课题的市级课题《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研究》成功立项,并开始研究。自2019年11月立项开题以来,在滁州市和天长市教体局教研室的精心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课题组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正视儿童的生存现状,倾听他们的内心的呼唤,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好的、更有实效的教育方法,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效。随着课题组古诗文教学研究活动的逐步开展,缤纷多彩的古诗文教育实践活动正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呈现在师生眼前。王媚娟参与的课题《小学音乐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理论与实践》顺利结题,《儿童文学社团推动快乐习作之实践研究》已经形成中期工作报告。袁红参与的省级课题《智慧课堂下的翻转课堂》顺利开题,鲍捷参与的滁州市课题《“互联网+”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也已顺利开题,杨家慧参与的市级课题《立足语言文字运用提升课堂教学效能的策略研究》已形成中期报告。工作室不是为了做课题而做课题,而是以做课题为轴心,辐射开去,切实提高每个学员的教学、教研水平,这才是工作室申请课题的要义所在。工作室扎扎实实的课题研究,结出了累累硕果:
董秀清的论文《守纯真童心,做智慧教者》发表在2019年1月《安徽青年报》。
袁红的“中国好老师”优秀育人案例《爱在左,责任在右》荣获二等奖。
林贤明的《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思考》入选国家级CN刊物《素质教育》。
王媚娟的论文《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表于《安徽青年报教育周刊》
丁义萍的论文《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发表于《江苏科技报》。
杨家慧的滁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论文评选荣获滁州市三等奖。
三、提升专业素养,温暖纯真童
为促进青年教师磨练教学内功,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步伐,同时为青年教师搭建一个锻炼自我、展示风采的平台,工作室非常重视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
3月27—28日,工作室举行基本功比赛,比赛内容包括钢笔字、粉笔字、主题演讲和课堂教学四个环节,分两天进行。工作室11名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比赛。比赛中老师们态度端正,精心准备,积极参与,气氛热烈,展示了新时代青年教师的风采。
钢笔字、粉笔字比赛中,老师们凝神静气、镇定从容,作品工整美观,大方得体。演讲赛场中大家引经据典、声情并茂,有的叙述经历,娓娓道来;有的阐释理论,见解独到;还有的展望未来,豪情万丈。课堂教学采用说课的方式,老师们制作的课件或古韵国风,或活泼有趣,或整洁素雅。说课环节完整,过程流畅。说课内容更是类型丰富,精彩纷呈。
当然作为青年教师,各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赛结束后,工作室主持人董秀清校长及工作室指导老师袁红、林贤明老师结合比赛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了每位学员深入、细致的评价和建议,传授了许多宝贵的实战经验。
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不仅为参赛的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也为所有老师营造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的良好氛围。比赛中,老师们学到了许多难能可贵的教学经验,更促进了自身的快速成长。
四、重视阅读写作,夯实自身功底
作为语文老师,作为名师工作室的成员,阅读写作是基本功。本学年,工作室一如既往要求学员们多读书,读好书;多写作,写好文。为促进阅读,工作室开展了读书交流会,开讲的学员们或涉猎语文前沿知识,或关注社会热点与教学的融合,可谓精彩纷呈,启思启智。
在写作上,则依托各种教研活动,要求写心得体会,写反思研讨,写阅读体悟,写教学论文。在主持人的督促下,学员们全员参与读书征文,收获颇丰:在天长市第二届中小学师生读书演讲活动中,鲍捷的《五千年文化铸魂,七十载日新“阅”异》荣获一等奖。在不断地写作中,学员们的写作热情越来越高涨,写作水平越来越高,素养和功底不觉间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工作室,像阳光沐浴着每一个人,一路走来,可谓鲜花遍地,满是芬芳。在这里,有领导、专家的关心帮助,有主持人的尽心引领,有学员的热情参与。大家以名师工作室这个平台为依托,兼顾教学和教研,坚持阅读和写作,全体成员一直砥砺前行,共同发展。
2019年,我们一起走过,有付出的艰辛,有成功的喜悦。2019年,林贤明、华祝青、余明娟老师被评为天长市优秀辅导员,董建华老师的班级被评为天长市优秀少先队集体。
心向往处,即是远方。2019年,我们纵然不能都成为名师,也能一直行走在成为名师的路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