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学会交友》教学设计
(2016-11-12 20:04:40)
标签:
林贤明微课 |
分类: 教学设计 |
微课名称 |
学会交友 |
||
知识点描述 |
教给学生交朋友的基本方法,从而分清是非善恶,学会交真正的朋友。 |
||
知识点来源 |
不是教学教材知识,自定义:省级课题《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之如何交友。 |
||
基础知识 |
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了解自己有哪些朋友,是如何结识的? |
||
教学类型 |
启发型、探究型 |
||
适用对象 |
学生:本微课是针对三四年级学生正确交友的探讨 教师:班主任、品德与社会、心理健康 其他:生活经验、家教 |
||
设计思路 |
“如何交友”是一个小学生心里健康教育课,是品德教育的一个 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通过三个环节,用讲故事促启发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并远离损友、结交并珍惜挚友、谨记交友原则,引导小学生理解“朋友”的含义,克服交友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在活动中学习和实践交朋友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
||
教学过程 |
|||
|
内 容 |
画面 |
时间 |
一、片头 |
有句歌词是这样讲的,“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这句歌词告诉我们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小学生如何正确交朋友。 |
第1张PPT |
22秒 |
二、正文讲解 |
第一节内容:听故事,辨损友。 1.先来看一个寓言故事:两个“好朋友”(表演视频)。 2.看,表面上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这只猴子在利益面前却利用猫,这是小人所为哪!看来,和这些思想败坏、坑人利己、行为不端的人交往,最终会坑了自己。 3.现在的小学生都很有自己的思想,有的孩子说:他给我零食吃了;他替我“背黑锅”了;还有他和我一块糊弄了父母,让我免受皮肉之苦了……这些都是我的朋友。现在想想,平时那些让我们做些违背道德、违反规则的人,还是你真正的朋友么? 过渡:再来听两个真实的故事。 |
第2张PPT |
122秒 |
第二节内容:受启发,交挚友 1.正反两故事(两个学生分别讲故事): 有一次,范仲淹路过好友欧阳修的家,欧阳修和他的学生吕公著一同待客。席间,范仲淹对吕公著说:“你能在欧阳修身边做事真是太好了,你应该多向他请教作文写诗的技巧。”此后,在欧阳修的言传身教下,吕公著的写作技巧提高得很快。这就是——近朱者赤! 小结: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和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对我们的成长才有更大的帮助! 解放前,一位名叫穆时英的青年作家,写了一本揭露旧社会黑暗的小说《南北极》,轰动了文坛。但是当他到了十里洋场之后,受到那种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竟也歌颂起了纸醉金迷的生活来,这可谓是对“近墨者黑”最好的诠释了。 小结:在不健康的环境中和道德败坏的人一起生活,结果就是——染上恶习。 2.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成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那些经常给我们忠告的人,才是我们值得珍惜的。那么我们到底应该珍惜哪些朋友呢?老师最后也给大家一个忠告。 交朋友就要选择——欣赏你的朋友、有正能量的朋友、为你指路的朋友、肯批评你的朋友,这四种朋友才是我们最值得珍惜的挚友! |
第3张PPT |
122秒 |
|
第三节内容:守原则,共进步 每个人的朋友不同,也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在交友过程中,朋友之间要互相学习各自的优点,互相指出各自的缺点,这样才能共同提高,才能成为真正的好朋友,最后让我们记住这些交友规则: 课件出示交友的原则: 1.顾全大局,能受委屈。 2.终身受益,见多识广。 3.志趣相投,共同进步。 |
第4至7张PPT |
35秒 |
|
三、结尾 |
让我们谨记:善交益友,远离损友! |
第8张PPT |
10秒 |
教学反思(自我评价) |
十一二岁的孩子思想还很单纯,有共同爱好即可成为朋友。但是对于“朋友”的概念,理解得相当浅显。这个微课通过不同类型故事的分享,对“损友”和“挚友”的理解和启发,可以让孩子们对真正的好朋友有了更高更新的认识,对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选择交友,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但由于孩子的思维和成人有差别,还缺少理性成分,需要品德和心理辅导老师及时关注并干预,为他们的健康生活指引正确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