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兴趣的重要性及如何培养

(2015-01-05 11:47:36)
标签:

文三皮

分类: 论文荟萃

新课改的一个难点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这种能力是多维的,包括知识的获得、思维能力的培养、审美的形成。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认为阅读对这种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想要学生拥有一定的阅读量,在阅读中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那么阅读兴趣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今天就将浅谈阅读兴趣的重要性及如何培养。

一、阅读及阅读兴趣的重要性

1、 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是人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想象力;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手段;阅读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阅读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着重大影响。阅读可以改变人的心境,增加人的生活情趣,使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2、 阅读兴趣的重要性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产生阅读的主动性;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直接影响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诱发、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二、阅读兴趣的培养

1、 教师自我素养的提高

1) 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知识广博爱读书的人,读书是教师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样教师在课堂上的妙语连珠旁征博引才能常常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的欲望。

2) 老师在教学之前一定要在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基础上,着眼全局,筛选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学难点教师要设置好坡度,让学生有一种“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的感觉,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重点要鲜明新颖,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要学会什么,他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

2、 多媒体手段的利用

语言文字毕竟抽象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利用图片、音乐、影像等媒介来辅助教学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图片直观形象,不仅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唤起其求知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美的情操。音乐轻松活跃,不仅能愉悦学生的身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情景表演的采用

表演是情感的舞台,能综合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是施展学生才华的天地。在表演中,学生既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化思想教育,又能发展记忆力和表达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的趣味性,让学生演一演。如《负荆请罪》一课,是一篇很有历史背景的剧本。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完课文后根据角色演课本剧。此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超越文本的独特修改,还可以自由添加一些更加精彩的语言。这样通过表演,不但能使学生轻松愉快的阅读课文,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4、良好阅读氛围的培养

1)鼓励共享书籍资源

每一个学生手头的书籍资源总是有限的。如果,光靠学生个人来买书籍以实现广泛的阅读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是不现实的。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的书籍进行相互传阅。大家在分享过彼此最爱的书籍之后,教师还可以腾出少许课堂时间让大家相互说说自己对于人物、故事情节的感受、看法。

2)采用“放羊式”的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自主、自愿的阅读,该读什么或不该读什么应由学生兴趣决定,只要内容健康,学生爱读什么就让他们读什么。对刚接触书籍的孩子来说,激发其兴趣,“放任自读”是最合适不过的,不要管他读什么书,就算是幽默笑话也任其读之。教师的这种“放任”态度是宽容的、心中有度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无拘无束享受阅读乐趣,点燃心灵的火花。

3)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

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课内外阅读时间。在课堂上,教师应当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阅读,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以教师的大量讲解来代替学生的独特体验。在课堂外,教师应当减少大量机械的、没有意义的抄写作业。这样就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新时代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素质教育给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其中,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成了学生的必修课。鉴于此,我提出了以上一些粗浅的认识。不过我相信,只要教师能够高度重视并努力探索阅读兴趣培养的方法与途径,学生的阅读兴趣及能力的大幅度提高是完全可以达到的。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那么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语文能力必定也有所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