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清末时期造币厂及所铸造的银元 |
一、安庆造币厂及其银元:
始建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的安庆造币厂,初名安徽银元局,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为安徽铜元局,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易名度支部安庆造币分厂,光绪三十三年改为安徽制造局(下设兵工厂、电灯厂),民国三年皖督孙毓筠再度利用制造局老厂房和机器设备建立安庆造币厂,直到民国十五年(1926年)关闭。安庆造币厂自创建至关闭前后只有短短29年历史,但它都经历了清王朝和中华民国两个历史朝代,其间几易其名铸铸停停,共铸银元620万枚,铜元约15亿枚,纪念徽章5万枚左右。由于战乱和改朝换代加之皖省省会迁址等缘故,有关安庆造币厂的历史档案、资料散失殆尽。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三月,安徽巡抚邓华熙向清政府具奏:“请仿广东、湖北筹铸大小银元,以济钱荒,而挽外溢之利。”获准后,成立安徽银元局。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二月,机器安装就绪,三月十三日开炉鼓铸。七月十二日,安徽银元局将第一套银元试样呈递清廷,目前仅见库平七钱二分和一钱四分四厘两个品种,币正面珠圈内“光绪元宝”,中有满文,上书二十三年安徽省造,下书库平七钱二分;背面盘龙居中,AN-HWEIPROVINCE;下书7 MACE AND 2 CANDAREENS。
http://s13/mw690/005Pl6ZLzy7b5rqpUvOcc&690
http://s8/mw690/005Pl6ZLzy7b5Kc9yRN07&690
流通币有四种:一是按广东龙洋模式,开铸纪年为光绪二十四年,币正面珠圈内“光绪元宝”,中有满文,间有“A、S、T、C”英文字母,面值分别为七钱二分,径38.5毫米,重26.92克,成色89%;三钱六分,径33毫米,重 13.4克,成色85%;一钱四分四厘,径22.2毫米,重5.3克,成色80%;七分二厘,径18毫米,重 2.8克,成色80%。
http://s6/mw690/005Pl6ZLzy7b5oV3q3X95&690
http://s10/mw690/005Pl6ZLzy7b5qIQxIte9&690
http://s9/mw690/005Pl6ZLzy7b5toEfby68&690
二是铸造了无“A、S、T、C”英文字母的二十四年安徽光绪银币(种类同上)。
http://s3/mw690/005Pl6ZLzy7b2ZsVGDg82&690
http://s9/mw690/005Pl6ZLzy7b5obN7ra98&690
http://s3/mw690/005Pl6ZLzy7b5pFZNSi32&690
三是铸造有戊戌安徽省造光绪银币,面值分别为七钱二分,径39毫米,重26.85克、成色89%;七分二厘,径18.5毫米,重 2.6克,成色70%。
http://s1/mw690/005Pl6ZLzy7bk6AS3qEd0&690
四是铸造安徽省造(无纪年)光绪银币,面值分别有七钱二分,径39.5毫米,重26.9克,成色88%;一钱四分四厘,径23毫米,重 5.3克,成色80%;七分二厘,径18毫米,重2.6克,成色75%;三分六厘,重 1.3克,成色70% 。
http://s10/mw690/005Pl6ZLzy7b5Inalctb9&690
http://s10/mw690/005Pl6ZLzy7b31DJ93309&690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铸造二十五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三分六厘。
http://s14/mw690/005Pl6ZLzy7b5Lm1cQd0d&690
六月,安徽省银元局奉旨停铸银元。
安徽省银元局铸造银元时间近一年,但是品种多,共有六套(二十四年5套,二十五年一套)。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为安徽铜元局。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易名度支部安庆造币分厂。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为安徽制造局(下设兵工厂、电灯厂)。
二、
清代安徽省造光绪元宝每元当制钱十文中心方孔铜元一枚,俗称“安徽方孔”铜圆,中国铜元大名誉品,铜元小十珍之一,极为珍罕,此铜圆向有初版、破版二种版别,此枚为初版
1、
http://s4/mw690/005Pl6ZLzy7bk9jTemv83&690
安徽省造光绪元宝中心方孔铜元
http://s8/mw690/005Pl6ZLzy7bk9kdSGX77&690
安徽光绪元宝当制十文
二、大清铜币:
http://s8/mw690/005Pl6ZLzy7bkaYOMrdc7&690
安徽大清铜币当制二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