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开题报告

(2017-12-07 17:12:43)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时间2017126

立项号

2017XKT-XXYW073

课题名称

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

负责人

王会玲

所在单位

蓝田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课题研究

的背景和意义

 

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成长的宝贵精神营养,语文教学作为实现诗歌教化的重要阵地,承担着神圣却又艰巨的重任。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滞后,忽略了古诗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教法陈旧不高效,教学功利化思想严重,教学方法模式化,只关注诗词中字词句的解释及翻译,忽视了学生对诗词意境的感悟和内心情感的体验,教师备课无深度和广度,缺少对古诗文的多层面、多角度的解读,教师对“古诗文教学”板块的课标研究不够深入,对古诗文教学在各学段所要达到的目标不明确;各学段的教学方法没有明显区别。学生对学习古诗文没有兴趣,学法被动呆板:“背默式”的记忆,“囫囵吞枣式”的理解,课外延伸贫乏,缺乏对学生古诗文阅读的相关知识链接,古诗文的魅力对于学生来说犹如水中月,镜中花,虽美好但无从触及。

针对当前学校教育的现状,基于古诗文文化对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积极价值,许多教育界泰斗都已经意识到百年诗词文化的流失问题,相继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大声疾呼:培养新世纪人才,诗教文化是非补不可的一课,以表重建诗词文化的决心。于是,“传统文化”走进学校,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工程正式启动。

国家教育部也积极倡导“学习经典古诗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有体现,规定小学阶段学生必备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附录70首“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2017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的统编本语文教材中又大量增加了古诗文篇目。

从国内外领域的研究趋势看,可以看出“古诗文”这朵艺术奇葩,已经受到国人的极大重视。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引发全民狂欢,圈粉无数,这正是因为节目本身的内涵,旨在倡导国人学习古诗文、积累古诗文、欣赏古诗文、传承古诗文,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建立文化自信与自尊,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全国各地试验区关于古诗文教学的研究都已初见成效,有的经验已经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也为我们的实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以中华经典古诗文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构成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我们用来铸人铸魂的重要教育资源。基于此,我们特提出《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的课题。

课题名称的

界定和解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课程,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同时,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来看,我们不难看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语言的建构和运用。针对语文学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在古诗文教学中坚持“阅读、记诵”的原则下,淡化教师的讲解,通过学生“密咏恬吟”的诵读掌握诗歌的韵律,再现诗歌韵味,让学生在个性化的解读中了解古诗文特有的语言现象,学习古诗文的写作方法,感悟古诗文的意境,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同时,加强课内诵读与和课外诵读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积累,并在现实的语言实践中学会恰当地运用。实现丰实语言内容和准确灵活地运用语言。

课题研究的

步骤和举措

课题研究将立足于小学低、中、高三个学段,从“诗词的记忆方法、诗词的分类、诗词的语言现象、诗词的写法、诗词的典型意象、诗词的赏析”等方面,弥补学生古诗文相关知识链接,厚实教师备课密度,拓宽教师备课广度和深度,突破教师古诗文教学误区,形成高效、科学的古诗文教学方法,落实“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这一目标。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学校有关古诗文教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成果和现状,进行学习。

2.问卷调查法:就学生和教师对“对古典文化的主动传承、对古典诗词的掌握情况、对古典诗词的兴趣状况对古典诗词的教法和学法”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并做好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研究的方向、策略和内容等。

3.行动研究法:定期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树立课题研究常态意识,关注细节,关注过程,主动践行古诗文教学研究行为。

4.观察分析法:观察教师、学生在古诗文教学研究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5.个案研究法:及时发现、收集、整理古诗文教学研究活动中的典型个案,加以分析和研究,从中探寻古诗文教学研究活动中的优秀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后期结题报告准备第一手资料。

6.经验总结法:及时收集整合研究的过程性资料,总结出古诗文教学的有效经验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6月-11月)              

1.界定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题写课题申请。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形成课题研究组织机构,明确分工,对参加课题研究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增强参与教师对课题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加强专业学习,广泛搜集,积累古诗文研究的有关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4.确定研究基地(以蓝田县北关小学、蓝田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为主,辐射到乡镇学校“蓝田县华胥镇中心校本部”),并建立课题研究档案。

5.总结第一阶段研究情况,写好阶段总结。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7年12月——2018年5月)

1. 制定课题研究调查问卷,深入学校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数据,写好问卷报告,针对问卷报告中的问题制定研究策略。

2.进行实验。通过课堂教学、研讨交流、学生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小学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探索。

3.将研究预设拓展应用于小学文言文教学。

4.进行对比,对比实验前后学生在古诗文学习方面的语文素养变化。

5.整理归纳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方法。(教师教法的总结、学生学习古诗文学法的总结)。

6.成立编委,分学段编写古诗文校本教材。

7.总结中期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阶段(2018年6月——7月)

整合前两个阶段调查研究资料,总结论证,形成结论性报告。

1.召开课题总结会,总结研究工作,整理研究的相关资料。

2.完成结题报告,呈现结题结果,撰写申请报告。

课题

成果

预期

呈现

本次课题研究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呈现:

1.整理研究过程性资料,形成课题研究案例集、活动集、课件及光盘。

2.汇编小学三个学段的古诗文校本教材。

3.完成《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4.完成《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论文,对此次研究进行理论提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