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材料作文“让座风波”及范文(3)

(2015-02-08 11:17:59)
标签:

育儿

分类: 高考作文

材料作文“让座风波”及范文(3             

                                       ——高三(2)班作文展台(125

                                                                胡高清

      

       作文材料——

       最近网上一则消息称,公交车上一位女子给一位孕妇让座,孕妇一脸淡然地坐下,并未以任何方式表示谢意;女子不高兴了,说你起来我手机掉在座位下面了,待孕妇站起来,女子一屁股坐下去,说你连起码的感恩之心都没有,这个座位我不让了。

       孰是孰非,网上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女子干得好,就是不能助长孕妇这种怀了孕就觉得全世界都必须让着她的坏毛病,“让是情分,不让是本分”;还有的人则认为做好事有同情心是修养使然,而不是为了索取感谢,如果那样,也是沽名钓誉,假充善人。

 

                                      < 莫以漠然冰封温情  >

                                                                         

  孙慧敏

 

  在我们这个自古就以“吾老人幼皆亲爱”为道德准则的社会里,在公交车上为孕妇让座,似乎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然而,我们更应清楚的是所谓“礼尚往来”,纵是需要社会关怀的孕妇,纵是应当帮扶的弱势群体,又岂能一脸漠然,把爱心的收获当作心安理得,把别人的温情置之冰封之域?

所以,才有了公交车上这幕让了座却又设法收回让座的闹剧,才有了网友“让是情分,不让是本分”的声讨,才有了如今“老人不敢扶、幼子不敢携、见义之勇不敢为”的社会现状……这个叫做“漠然”的幽灵,正在悄无声息地吞噬着这个世界上残存的温情与爱心,正在让有心人尽力奉献的光与热被冻结、被冰封。

很多时候,我们的心灵犹存温热,不愿“以善小而不为”,而外界却冷若冰霜,我们的行为却常常会“以善小而不谢”。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行善者拒绝为无意义的冷漠买单,而因冷漠被呵斥的弱者从此不受庇护。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一声真诚的“谢谢”就真的那么难以说出口吗?

我想,那一脸漠然的背后,虽不至于藏着利用人们同情心谋利的丑恶想法,却也暴露了这个社会道德式微、善念匮乏的可怕弊病。正如张晓风所言:“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漠然。”纵然奉献爱心是长存于世的社会价值导向,纵然倾尽温情是人的未染于浊世的良知良能,而扭转这一切,让人们失去行善的动力,却只需要对别人的恩惠淡然不言谢,对他人的关怀受用而不知感恩。这或许只是旁人看来的小事,却给行善者带来了心灵的伤痛,最终使社会道德的大厦在信任危机的冲击下摇摇欲坠。

 是的,奉行善念不需要功利的理由,却需要公众真诚的加油;倾尽温情不需要名誉的引诱,却需要社会坚定的引导。而我们需要的动力,仅仅是一句“谢谢”;我们努力的方向,仅仅是得到他人的肯定;我们奉献的愿望,仅仅是解除弱者的困扰;我们梦寐的世界,仅仅是一片温暖的晴天。

正如没有什么比人们彼此以漠然相向更令人心酸一样,也没有什么美好可以胜过我们人人以温情相待的真诚。那么,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正是努力护佑这份温热的美好,努力排除漠然的干扰吗?唯有此,简单的温情才能最终汇聚为爱心的暖流,温暖天地,振奋人心。

我们因温情相遇相护,就莫要因漠然彼此背向。让我们每个人携爱心出发,与真诚同行,那样,温情的光焰终会消融冰雪,了断纠结。

 

                                        重拾道德,呼唤纯善  

                                                                                      李瑞

 

  近日,在一辆公交车上,一女子为孕妇让座后,因不满孕妇的漠然而抢回原座,双方发生了争执。网友们对此事件展开了激烈讨论,有人说:“让是情分,不让是本分,让座女子做得无可厚非。”也有人说:“礼让孕妇本是应该的,不应沽名钓誉,贪图回报。”而在我看来,争执的发生与双方都有着关联,没有绝对的对错。

这个事件折射出了社会的一种病态,而这种社会病几乎人人都有只不过病情不同。孕妇的病症表现为:把别人的关爱视为理所当然,无感恩之心;而让座女子的善心也并不单纯,只停留在等待回报的伪善。一个缺少感恩,缺乏道德;一个缺少纯善,沽名钓誉,必然会使矛盾深化。

我相信,这个小事件并非个案,而是当下社会病态的一个缩影。还记得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大妈广场舞风波”吗?广场舞大妈为了强身健体不体谅邻居,跳舞的噪音影响了群众休息。有些居民为了报复,用高音炮、疯狗、甚至是泼粪等极端手段解决纷争,结果导致了事态的不断升级,在社会上产生了对大妈的强烈谴责。

虽然“广场舞风波”与“让座风波”有着不同的背景与性质,但是,二者都是因事件双方缺乏道德感引发的社会问题。人之人之间的缺少沟通与自我封闭,导致人们不会体谅对方的立场,不能用妥善的方式解决问题,整体的道德水平因此下滑。康德有言:“世上最使我们震撼的是头顶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当孕妇面对善行竟漠然以对之时,这种崇高的道德感哪里去了?

同样地,不夹杂着渣滓的,纯净的善良哪里去了?正如周国平所言:“善良,生命对生命的同情,多么普通的品质,今天仿佛成了稀有之物。”而且,当下许多人仅存的一点同情与善良竟包裹上了一层功利色彩——给孕妇让座后未得到回报急忙收回座位。如果一切善行都要靠回报来支持,那么,特蕾莎修女、雷锋、郭明义等大善之人还会存在吗?恐怕有的只是一个个作秀的伪善者,在他们心中毫无纯真与境界可言,社会也只会愈加冰冷与麻木。

纯善之人在当下也许会遇到艰难险阻,但人之所以行善,是为了做善事时为他人和自己带来的幸福感。如果做了善事却无回报,应该窃喜:“这种幸福只有我一人独享,我很幸福。”与其为了功利假惺惺的作秀,不如用纯善感化他人,丰富自己。

章诒和曾说:“人如浮尘,游弋世间,因为有了情义,才得以聚聚依依。”这份情义便来自于深深的道德感与真诚的纯善。让我们重拾道德,呼唤纯善,用自己的星星之火燎遍枯萎的荒原,让高尚的草种萌发,为社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