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幼儿散步活动组织形式的研究”研究方案
(2018-03-05 12:55:45)分类: 研究方案 |
一、研究背景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散步是其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如果散步活动组织有效,能给幼儿教育带来意料不到的惊喜与收获,反之就会成为安全隐患。
现阶段教师在组织散步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对散步的概念不明确,或多或少地表现出较强的控制性;散步活动在实际操作中,形式较单一,教师缺乏对幼儿的观察引导,很少找到合适的契机融入随机教育,导致散步的目的性不明确。从幼儿方面看,幼儿散步时缺少自由,没有提供自主调配的机会,身心没有得到放松,更谈不上发展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散步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最惬意、自然、宽松的活动,也是幼儿一日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它不仅能帮助消化,而且还能丰富小朋友们的知识面,让幼儿的身心都得到发展。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课题的核心概念:散步活动、组织形式
散步活动:散步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一种休息方式,是教师首选的幼儿餐后活动,具备特有的自主性、开放性和随机性。
组织形式:包括集体活动形式、小组活动形式、个别活动形式。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就国内外现有研究看,关于幼儿散步活动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幼儿在散步活动中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等教育价值,对不同年龄段幼儿散步活动的组织方法方面的研究较少。
2.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散步活动是幼儿活动中的必要环节,教师将此活动利用好,不仅能够让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增长见识,还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理论依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游戏与生活的结合可以使幼儿在游戏中快乐的生活,在生活中快乐的游戏,教师要随时观察幼儿的表现,使游戏与他们的新兴趣需要巧妙结合,以达到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目的。”《纲要》的颁布,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3.加德纳多元智慧理论积极开发幼儿各方面潜能,为幼儿今后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五、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寻求创设让小、中、大班幼儿轻松愉悦地进行散步活动氛围的方法。
2.通过研究,寻求适合小、中、大班幼儿有效的、创新的散步活动组织形式。
3.通过研究,寻求小、中、大班幼儿进行散步活动时随处可见的教育契机。
研究内容与重点:
1.愉悦的散步活动氛围,真正能够让各个年龄段幼儿身心得到放松的氛围,包括班级小环境和幼儿园大环境。
2.适合各年龄段的创新的、有趣味性的组织形式,包括集体散步、分组散步、个别散步等形式。
3.在各个年龄段幼儿的散步活动中体现随机教育,例如让幼儿亲近大自然、感知周围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等,积累每一次散步的点滴收获。
六、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课题研究思路、过程:
1.运用调查法等方法,多方查阅有关的理论与资料,确定课题研究的内容。
2.制订课题研究方案,请学校领导进行评审。
3.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来带领教师开展各种理论学习及观摩研讨活动,鼓励教师互相交流各自在散步活动中的经验以及发现的问题,从而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实施策略,使课题实施与课题研究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
4.在日常活动中,经常鼓励幼儿自主讨论、创造散步活动的组织形式,形成可操作性强、有价值的组织形式。
5.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并及时进行整理分析,总结积累,撰写散步活动的阶段性研究报告,适时地开展过程评价。
6.运用经验总结法回顾、反省、分析、总结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与资料,鼓励教师不断挖掘,及时总结提炼成功的活动经验,撰写有关的经验论文。
7.撰写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整理一系列物化的研究成果,为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8.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提高教科研能力,不断延伸课题活动。
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综合运用观察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教育科研方法,力求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实效性。
1.文献研究法:我们将通过查找、阅读大量的有关组织幼儿散步活动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且有益的借鉴。
2.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观察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启发课题研究,导致新的发现。
3.经验总结法:通过不同年龄段幼儿实践散步活动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依据。
4.行动研究法:我们将在幼儿的散步活动中,通过对幼儿各方面的观察、测试,建立档案等,不断修改,完善散步活动的组织形式,让散步活动有效实施起来。
七、预期研究成果
在教师方面,撰写相关的教学论文,教育随笔,并能获奖或者发表。能经常针对幼儿散步活动做出讨论、研究,寻求较好的解决方案。
实现让各个年龄段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散步活动,身心得到真正地放松。结合小、中、大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征,通过创新的散步活动组织形式,让幼儿亲近大自然、感知周围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大胆表达自己。有效的组织形式,体现随处可见的教育契机,能够科学地引导不同年龄段幼儿散步,积累每一次散步的点滴收获。
八、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申报本课题的老师均是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老师,其中,许文娟老师是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擅长幼儿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她撰写的论文多次在省、市、区级获奖,完全有能力完成课题研究工作。吴梦娟虽然是一名年轻教师,但是也有着5年教学经验,虚心好学,认真专研,撰写的论文也在省、市级获奖。居洪梅老师不断充实着自己的理论知识,努力提高实践能力。
同时,我园订阅了和课题相关的学术期刊,有《学前教育研究》、《早期教育》、《幼儿教育》、《新课程研究》《3——6岁幼儿发展指南》等,这些期刊、杂志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