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悟空打死六贼看权教与圆教的区别

标签:
文化佛学杂谈 |
分类: 王三怪客堂 |
从孙悟空打死六贼看权教与圆教的区别
佛教要在中国大兴的话题就到此为止吧,下面继续说《西游记》。
孙悟空当年访师问道是走对了路。后来得了神通大闹天宫是走火入魔。在五行山下尝尽了地狱饿鬼之苦,被观世音菩萨搭救做唐僧徒弟,上西天取经是重新走上正道。这是很多修行人都在无量次重复的道路,可惜被隔阴之迷阻断了记忆,致使吸取教训的人不多,特别是那些得了点神通的,基本就被神通带偏,带着神通游世界,忘了根本目标。这是《西游记》至今仍有醒世意义的原因。

那么,孙悟空重新走上正道,第一阵便打死了六个贼什么意思?看六贼的姓名: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身本忧,意见欲。
这六贼,凡夫只看到是贼,别无他想。稍有点佛学知识的人会看到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烦恼”;佛学知识稍深一点的会看到“五蕴”中的“色蕴”和“受蕴”。
实际上,回小向大的孙悟空走的是“权教”的路子,他看到的“六贼”实际是指“烦恼”。从权教“烦恼无尽誓愿断”的角度讲,他打死六贼是断烦恼,是在“解六结”,是正当的修行路子,并没有错。
然而,唐僧却不答应。唐僧的态度,凡人觉得迂腐;权教人也不理解,孙悟空刚回小向大,不理解不高兴很正常。但从“圆教”的角度看,“烦恼即菩提”,万法皆自己,烦恼不能断,断了是破坏了菩提,是漏。因为圆教菩萨眼里“没有烦恼可断”,孙悟空实际在伤害自己,在走弯路,但他却不知道。这就是唐僧要指责孙悟空的深层原因。
《西游记》讲的是两种法两条道路的根本不同,这是第一点不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