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聚氨脂泡棉即市场俗称的Poron泡棉是由美国罗杰斯公司首创应用于手机等手持设备。随着手机的快速普及,微孔聚氨脂泡棉得到广泛的应用。Poron本来只是罗杰斯公司为其公司生产的微孔聚氨脂泡棉注册的商标,如今已成为微孔聚氨脂泡棉的别名,在业内广泛使用。
微孔聚氨脂泡棉自发明到现在已有40多年的历史,其技术的源头是来自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联合碳化学公司发明的聚氨脂泡棉微孔发泡技术。罗杰斯公司在该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的Poron泡棉一直引领了业内技术的发展潮流,罗杰斯公司通过在日本成立井上公司顺利地切入到一向比较排外的日本品牌的供应圈,因此Poron泡棉也就有了美规和日规之分。
韩国微孔聚氨脂泡棉是随着韩国的手机品牌迅速崛起,并占据了非常可观的市场份额。韩国SK公司的微孔聚氨脂泡棉是韩系三星,LG等品牌的主要供应商。随着三星,LG市场的扩大,成为能与美国罗杰斯比肩的重要的微孔聚氨脂泡棉供应商。韩系泡棉与Poron泡棉美规和日规形成三足鼎立之势,SK公司的微孔聚氨脂泡棉的技术来源一直不为外界所知。SK公司之后,韩国很快出现了好多家例似产品生产厂家如S&K(产品的牌号为 PSR),DRC(产品的牌号为SRF),DSR等。这些厂家的加入使微孔聚氨脂泡棉的市场价格迅速降低,但因为其性能,品质均难以满足高端市场的应用要求。因此,只是大量应用到低端市场,特别是山寨手机市场。
两年前美国罗杰斯公司收购了SK公司的微孔聚氨脂泡棉事业部,微孔聚氨脂泡棉市场再次形成了罗杰斯公司一家独大的格局,其它几家韩国厂家则在低端市场(包括国内品牌手机市场和山寨手机市场)苦苦惨杀。
法国圣戈班公司的微孔聚氨脂泡棉,便在此时重新杀入这个市场(圣戈班公司早在7-8年前就曾向市场供应该产品,但4-5年前好象渐渐淡出该市场)。圣戈班公司的微孔聚氨脂泡棉的技术来源据称与罗杰斯公司相同,这次重新杀入市场更是高/低端通吃。低端的产品在国产手机上已得到较大范围的使用,高端产品在以Nokia为首的欧美大厂也开始采用。同时,其产品没有一味地追随罗杰斯公司,而是开发了一些罗杰斯公司没有的产品线,并获得了欧美大厂的使用,隐隐有与罗杰斯公司比肩之势。那么从技术的角度,如何来评估和表征微孔聚氨脂泡棉。通常我们会使用以下四个参数:
1.密度 2.回弹力 3.弹性损失 4.压缩比
密度是一个衡量微孔聚氨脂泡棉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密度越小的泡棉回弹力越小,压缩比越大。更适合现今手机屏越做越大的趋势。因此,低密度化一直是罗杰斯公司的产品开发方向(密度从以前的25-30磅一直降到现在的6-9磅)。
回弹力是贯穿泡棉使用的核心参数。回弹力(也称CFD)是泡棉在压缩一定比例,并达到力学平衡后,对施加物的一个回应的力。同一泡棉,如果压缩比例越大,则回弹力越大。在泡棉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泡棉一直是处于一定比例的压缩状态。压缩比例越大,回弹力越大,密封和保护效果越好,但过大的压缩力可能对LCD屏的显示效果,和机壳的固定造成影响。因此,跟泡棉有关的结构设计就是一个让泡棉保持一个合适压缩状态的过程。
弹性损失是一个衡量泡棉耐老化性能的参数。高端微孔聚氨脂泡棉和低端高端微孔聚氨脂泡棉在耐老化性能上有非常大的区别。
压缩比是泡棉压缩部分与原始厚度之比。最大压缩比是指在保证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泡棉最大能压缩的厚度和原始厚度之比,该参数通常用压缩曲线来表征。
随着手机LCD屏大尺寸化,高压缩比的泡棉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方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