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人家:互联网+农业的成功范例
(2019-12-24 07:51:25)
标签:
文化乡土文学 |
分类: 文学 |
厚重李屯(二十一)
天中人家:互联网+农业的成功范例
梁宏宇
平舆县李屯镇魏楼村有个“天中人家”,如今已经形成了一个集农业、苗木、果树种植、林下养鸡、坑塘养鱼、农产品加工、农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等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综合型农业发展公司,这个公司就是河南省天中人家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何磊,男,汉族,1989年出生,30岁,李屯镇魏楼村人,初中毕业刚刚15岁就开始了走南闯北的打工生涯,先后做过流水线工人、酒店安保、装修工人等。几年的打工生活,让他锻炼得干练成熟,学到了先进的经营理念,也体验漂泊流浪之苦,内心萌发了回家创业的念头。2012年,他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毅然决然回到家乡,开启了在家乡创业的辛苦历程。
他先从网上销售做起。通过三个月的努力探索,他的淘宝小店正式上线了,开始在网上销售农产品。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便从默默无闻、销售业绩平平淡淡达到日销售最高十万多元,日寄包裹量3000单左右,把村中的各种农副产品销向全国各个城市,带动周边二十多人给他收货,上百人给他分拣、包装和发货。
淘宝小店销售虽然很旺,但毕竟是小打小闹,且因为农产品来自千家万户,品质参差不齐,无形中影响了网上客户的购买。为了占领互联网销售市场,更好地把控住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他决定自己带头来做原生态农产品。2014年,他注册成立了天中人家生态农业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建起了天中人家生态农场,联合几十户村民,严格按照原生态标准,开始了绿色有机保质保量的标准化生产。之后,他又注册商标,购买域名,印刷纸箱,开始了品牌化运作。2016年,他又申请注册成立了“河南省天中人家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造了一个500亩的标准化生态循环示范农场。也是在这一年,天中人家生态农业合作社加入了平舆县农业科技协会,与其他会员一样实现了专家指导、技术培训、信息共享。不久,又加入“新农人众创”,成为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新农人。
原生态生产主要表现在:农场种植葡萄、核桃、桃、梨、猕猴桃、苹果等,果树分块种植,林下养鸡。从果树种植、林下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利用和有机蔬菜的种植等,进行生态鸡养殖和质量安全追溯技术的应用研究,建立了种养循环一体化是生产模式,拓展了“互联网+公司+基地+农户”的生态农业产业链发展空间。
公司的真正转机是在脱贫攻坚开始之后。公司按照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部署,与魏楼村、管坡村、闫坡村、大许村、李屯村5个村127户(376人)贫困户签订了产业帮扶协议。连续5年,每户每年将从本项目分红不低于1200元,并优先安排贫困户劳动力就业,真正实现了产业帮扶。为了加大产业帮扶力度,按照规划,公司在基地修建了办公场所、产品展销中心、会议室、仓库等,设计严谨、分布合理。生态农场的布局恢宏大气,林果基地、钢构鸡舍、沟渠鱼藕、池塘假山,一条硬化的水泥路把它们循环串连,一派平原地区生态田园风光。生态农场基地建设以来,接待了很多前来指导的领导、参观学习的人员、新闻报道的记者和调研总结的专业人士,大家一致认为,做事踏实能干、规划科学规范和原生态性发展是何磊成功的秘诀。
“‘互联网+农业’并不神秘,看你怎样认识看你怎么运用,好比高速公路,有人开车只是在高速路上兜兜风,而我在运送着我的产品,这头是我的生态农业基地,那头是城市里高端消费群体。”
谈到“互联网+农业”,何磊并不认为神奇,他说,“只要你耐心做真心做,谁都能做好”。靠电商起步发家,而且一直稳步发展、规模逐渐扩大的,在平舆县农产品销售领域,何磊应该是第一人。起步的时候,何磊就注册了“天中人家”商标,设有微信二维码,建立了公众号,整个生态养殖的过程及优惠信息,尽在微信公众号,扫一扫,浏览公众号,一切便知。他的产品其实很简单,就是土鸡蛋和土鸡,但他把销售做到极致,土鸡蛋论枚卖,便宜的2元一枚,贵的3元一枚,土鸡也论个卖,每只大致在150-180元之间,所有卖出的产品都是精包装,顺风物流快速到达,满足网上客户品尝“土、鲜、纯、快”的需求。
公司所有产品都实现了“互联网+定点经销+基地直销”的经营模式。据公司提供的数字信息,仅2018年出品生态鸡5万只,年产生态土鸡蛋300万枚,互联网线上销售收入超8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3000亩地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产生经济效益2000万元以上。近在平舆县、汝南县、驻马店市,远到信阳、阜阳、漯河,公司都设有品牌定点销售网点,实现了统一管理、统一配送、统一价格销售,宣传和扩大了“天中人家”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了做好线上和线下销售的双擎动力,2019年公司将在郑州建立品牌直营店,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设立产品代销点,进一步扩大“天中人家”品牌的销售能力和影响力。
为了把生态循环农业做好,让网上销售更加快捷,公司与河南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苏州金禾通公司等单位合作,科技引领、技术培训、科技应用,用互联网+农业的思维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用互联网平台销售农产品,促进生态农业向现代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我做的是生态农业,走的是高端消费,开拓的是城市市场,‘宁吃好桃一口,不吃烂桃一筐’,从不提供低质价廉的产品,我们靠的是以质取胜。”
在做生态农业生产农产品的过程中,何磊总是一丝不苟、墨守成规,有时达到较真的地步,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
为了做到土生土长、原生态生产,虽然有了生态养殖基地,他依然采用最原始的养殖方式。为了让蛋鸡在自然状态下安全生长,何磊在基地果林里分片建成不同的散养区,在每个散养区内,周围用塑胶铁丝网围着,把片区隔离开,让鸡儿在围栏内自由活动。在果林园中间地段,用钢架结构建成巨大的彩钢瓦大棚,棚子里放着大型风扇、鸡窝、饲料槽、饮水池等,错落有致搭建的檩条,专门让鸡卧,飞上飞下,和原来鸡卧树枝一样的效果,也解决了鸡粪污染的问题。走进饲养园,鸡儿成群结队的在觅食,地上光秃秃的,不见一根青草,连根也看不到,几棵人高的蒿草,被鸡儿啄食得没了叶子,而鸡粪已经融入土壤之中。平时喂养,不添加任何饲料激素,均是生态纯粮散养,主要是精饲料加青菜青草,夏季夜晚采用电灯照明吸引昆虫,整个夏天鸡儿都是吃青草吃昆虫长大的,冬季里牧草菜叶和水果都是鸡儿的家常便饭。
先进的理念促使他做大做强。公司生态农业园里种植有不同的果树,桃树今年刚开始结果。为了保证桃的品质,何磊主张不盖天网,鸟儿能来啄食桃果,也能吃树上的虫子,掉落地上的桃子让鸡儿吃,也增加了鸡儿的营养。一棵桃树,不求每个桃子都成果卖钱,10个里面能成4个,这4个桃子的品质无疑是最好的,卖出的价钱也同样喜人。走高端市场,供应高端消费群体,就不能拿一般产品糊弄人,一定要拿出高质量的东西,让人家感到买了不亏、物有所值,我们的生意和事业才能够不断发展。
三十而立的何磊,通过付出心血和汗水,得到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先后荣获2016年驻马店市科协“农业科普示范园区”、2017年驻马店市科技局市级“种养一体化农业科技园区”、2018年平舆县“十大优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8年“驻马店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证、2018年“驻马店市扶贫龙头企业”、2018年“驻马店市电子商务优秀示范企业”、2018年“驻马店市电商扶贫先进企业”,2019年3月被驻马店市委、市政府命名“2018年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先进单位”,这些荣誉既是成绩也是责任,会激励何磊越战越勇、越做越大、越飞越高。有道是:天中人家出俊郎,敢立潮头弄风浪。生态农业来扶贫,脱贫致富靠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