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赵媛媛】
(2015-01-18 10:39:15)
标签:
育儿教育 |
分类: 赵媛媛 |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
第七单元
教学内容:《古人计数》第一课时(简案)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建立数位概念的起始课,是在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内容是在逐一计数的基础上,积累十进制概念活动经验的重要环节。所以,本课通过“古人计数”的故事,渗透自然数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20以内的数,体会十位制计数法。
教材分析:2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
第一部分:用1根小棒代表一只羊,摆一摆,数一数
此环节,一方面引导学生一一对应的进行计数活动;另一方面体会了“实物图片—小棒模型—用数字计数”的抽象过程。当羊的数量超过10以后,自然产生如何进一步计数的需求。再结合新问题“比10多1的数,如何计数”,引导学生体会到11—20各数产生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捆一捆,认一认
在认识到小棒的数量就是羊群具体数目的基础上,设计了“捆小棒”的活动,把10根捆成一捆,直接体会“10个一是1个十”的概念。并结合对计数器的认识,了解十位和个位,进而拨出十。在认识十的基础上,继续了解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并在计数器上拨出相应的数字,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数位的概念。
第三部分:做一做,说一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数的组成,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情境进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与分享的能力。
3、情感目标:结合数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数学文化的渗透。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正确认识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能正确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教学重难点 :
重点:使学生认识11~20这些数和其组成,理解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
突破方法:通过学具操作和教具演示使学生理解。
难点:对“数位”的理解;
突破方法:通过学具操作和教具演示使学生理解。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分享
课前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环节一:用小棒代表羊,摆一摆,数一数。(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用小棒一个对着一个来表示羊的只数,引导学生一一对应地进行数数活动,并体会“实物图片—小棒模型—用数字计数”的抽象过程。感知计数单位“一”,并意识到当只数超过10以后,自然产生如何进一步计数的需求。)古人计数(师板:古人计数)
师:古时候,数字还没发明出来前,人们还不会用数来记录物体的数量,牧羊人
并不知道他养了多少只羊,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管理好羊群。仔细观察牧羊人是用怎样记录羊的数量的?
生:一块石头代表一只羊。
师:老师知道你们比牧羊人更聪明,所以把羊群请到了纸上,你能用小棒代表羊,摆一摆数一数吗?
师:老师请这个同学来分享他的想法,下面聪明的孩子停下小手、认真倾听,有和他不同的他再请你来补充好吗?
生1:一个对着一个,用到了一一对应,
师:牧羊人养了多少只羊?
生1:1、2、3.……10,比10多1是11.
环节二:捆一捆,认一认(设计意图:在认识到小棒的数量就是羊群数量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讨论、分享决定把小棒捆起来更方便数数,这样便于学生直观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在认识十的基础上,再认识计数器,了解十位和个位,进而拨出10 初步建立10个一是1个十的概念。在认识十的基础上,继续了解10个一和1个十是11.)
师:孩子们记录的真棒,我们再来看看牧羊人的记录结果,你能看出来牧羊人摆了多少块石头吗?(师出示ppt)他觉得这样看起来太麻烦,所以他想了一个好办法,你看懂了吗?(师出示PPT:11块小石头变成一块大石头和1块小石头。)
师:孩子们肯定比牧羊人更聪明,你能想个办法让别人一眼看出来你摆的是11根小棒吗?同桌讨论想一想,并说一说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生:捆一捆
师:我们的11根小棒变成了1捆和1根。
师:10根捆成了1捆,我们可以说10个一是1个十。(师板)
师:看来我们现代人比古人更聪明!在数学上还有个朋友帮助我们计数,它是——计数器。
师:请你拿出你的计数器,你有什么发现?
师:真会观察,但是它是怎么计数的呢?
生自由说
师小结:个位上1个珠子表示1个一,相当于1根小棒,十位上一个珠子表示1个十,相当于1捆小棒。
师:请你拨6,该在什么位上拨呢?(个位)
师:请你拨10。
师:11用计数器该怎么拨、怎么说呢?
师:两个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师:根据这句话和这个动作,你能列一个算式吗?(10+1=11)
师:12用小棒怎么摆、怎么说,12用计数器怎么拨,怎么说呢?
师:我摆你拨,出示小棒,1个十,5个一,是15
环节三:做一做,说一说(设计意图:通过摆、拨活动,直观体会到当个位满十时,需要在十位上拨一颗珠子,当个位一个珠子也没有时,用0表示,帮助生逐步抽象出数的过程。)
师:活动
我摆你拨
师:两人合作,一人用小棒,一人用计数器分别表示19,完成后写出算式。
师:再添1根是多少呢?(20)
师:你能继续用你的工具表示20吗?
师:以后咋们遇到10根小棒都可以捆成1捆,把10个一变成1个十。
师:19,再添一颗珠子是20.
环节四:巩固提升(机动)(设计意图:通过多种练习,丰富生对2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概念。)
师:老师发现孩子们太能干了,所以奖励你们参加一个夺星之旅
1、看图写数(先完成的孩子下位交流,分享写得快的好办法,再全班分享)
2、做一做
3、把两个珠子放在计数器上的个位或十位,组成一个数,有哪些不同的放法?
4、读一读,讲一讲师讲故事:结绳计数
5、课堂小结:今天认识了11、12、15、19、20各数,他们都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还有哪些20以内的数呢?
5、课后作业: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数,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
板书设计: